-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阵列信号处理第一讲04_03_10
阵列信号处理 第一讲 简介 阵列和空间滤波器 主要前沿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 统计信号处理 随机过程 2.1 简 介 对于阵元数在10个以上时,对于半功率点,可以近似为: 则HPBW可以近似为: 对于阵元数大于30,可以近似为: 第一零点的距离 分子为零,但是分母不能为零: 所以,有: 且: 所以,第一零点宽度为: 瑞利限为: 旁瓣的位置和衰减速度 第一旁瓣的位置发生在分子接近1的时候, 则 第一旁瓣的位置 第一旁瓣的高度 其余旁瓣的位置 旁瓣衰减速度:1/(2m+1) 栅瓣 (grating lobes) 栅瓣—即和主瓣一样高的旁瓣。这种情况发生在分子和分母均等于零的情况, 各种阵列的空间形式 阵元位置 和正侧面的夹角 2.2 频率—波数响应和波束方向图 任意配置的N阵元阵列,所有阵元为全向阵元 采样得到的信号 采用线性 处理阵列 输出可以表示为 矢量形式: 其中: 变换到频域: 其中: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研究上图中的平面波入射的情况,信号入射方向为a。 令在原点接收到的信号为f(t),则 其中 其中,c为传播的速度,a为单位矢量,可以表示为: 则有: 我们定义方向余弦: 则: 则延时可以写成: 根据(2.13) 其中: 对于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平面波,我们定义波数为: 等价的: 注意:波数实际是一个矢量。其幅度由波动方程约束,其方向代表了信号的传播方向。 所以,实际上只有波数的方向在变化。我们看到,延时为: 我们定义阵列流形矢量为: 则可以写成: 常规波束形成器: 输出: 延时-求和波束形成器 (2.30)式的频域形式 为了得到一个通用的形式,我们想得到阵列对一个输入场f(t,p)的响应。这可以通过卷积求和得到。但是更方便的表达式,是得到对一个单位平面波的频率—波数响应。则时域内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可以推广到空时域内。 空时域内的基函数形式 或 阵列处理器对一个平面波的响应为: 频域形式为: 我们定义上式右端为频率—波数响应函数: 波束方向图(Beam Pattern): 我们假设信号是一个带通信号: 对于(2.13)中的平面波信号,我们有: 在很多情况下,信号的复包络的带宽很小,满足: 为了满足(2.46)式的条件,我们需要: 我们称满足上述条件的信号为:窄带信号 则(2.42)中的平面波带通信号成为: 则对于窄带信号,延时完全可以用移相来代替,这就是相控阵(Phased array)的原理,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定义: 在实际中,我们经常采用的形式是:不但利用相位,而且也利用幅度进行调整,所以实际是利用复加权进行处理。为了处理方便,更多的是转换到基带进行处理 其中的权值为: 频率—波数响应为: 2.3 均匀线性阵列(ULA) 阵元位置: 且: 则阵列流形为: 其中: 频率-波数响应为: 我们也定义: 其中: 则: 可视区域定义为: 或: 我们可以定义阵列流形矢量为: 或: 波束方向图可以写成: 对于线性均匀阵列,阵列流形矢量可以写成: N为偶数时,可以写成: N为奇数时,可以写成: 该共扼对称性质可以用于简化运算量和改进性能。例如,当权值也是共扼对称时,波束方向图为: 如何构造一个特定波束方向图 由于: 我们可以选择特定的N个点,使满足 : 则定义: 和: 则: 注意: 我们是在N个点上满足要求; 上述推导过程适合于任意阵列。 2.4 均匀加权线性阵列 均匀加权权值: 频率-波数函数为: 或者: 可视区域内的波束方向图几种表示方法: 也可以写成: 其中: 波束方向图的主要参数: 3-dB波束宽度(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 第一个零点之间的距离(BWNN) 到第一旁瓣的距离 第一旁瓣的高度 其余零点的位置 旁瓣衰减的速度 栅瓣 半功率波束宽度 主要参考书目 检测、估计和调制理论(IV)—《Optimum array Processing》,Harry L. Van Trees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 / Don H. Johnson, Dan E. Dudgeon. 检测、估计和调制理论(I,II,III), Harry L. Van Trees 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时间:15周课 教学内容: (1) 课堂教学 (2) 课后作业 最后成绩: (1) 考勤:15% (2) 平时成绩:50% (作业) (3) 期末考试(考试 or 大作业):35% 第一部分:简介 信号:随着时间、空间或者任何其他的独立变量或变量组而变化的物理量。我们利用一定形式的传感器进行感知。 信号的研究形式: 时域(频域):在时域(频域)内研究信号和噪声,f(t); 时域和空域:把信号和噪声考虑成是空时随机过程,来解决在多维空时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