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0巢湖模拟)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倍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富不堪重负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一推出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1938年) 你认为 罗斯福新政的“合理实验”是否取得了成功?为什么? *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时期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调整 确立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整 二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的调整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 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从当今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这一社会热点切入,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等社会热点的角度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 命题热点 考纲要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知识体系构建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原因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表现 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启示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原因——经济危机 (一)原因: 具体原因: 根本原因: (二)标志: (三)表现: (四)特点: (五)影响: ①供需矛盾 ②贫富分化 ③股票投机过度 ④消费不足,生产相对过剩 ⑤政府自由放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观点); 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观点)。 纽约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 经济: 政治: 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社会危机; 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表现 (一)开创——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的经济危机 2、理论: 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需求,增加就业) 3、特点: 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扩大消费,缓和矛盾 4、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恢复信贷,重建银行信誉 (2)调整工业生产——公平竞争法规与蓝鹰标志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 (3)调节农业生产——减耕减产,政府补贴收购以稳定价格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表现 (一)开创——罗斯福新政 5、评价: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学法指导:评价=性质(实质)+【进步性+局限性、 积极+消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内+国际) 在维护资~制度的前提下对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国内:经济:渡过危机,经济恢复; 政治:缓和矛盾,稳定统治,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 思想:丰富和实践了凯恩斯主义 国际: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借鉴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对于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①新的理论: ②新的特点: ③新的模式: ④新的起点: 自由放任政策——凯恩斯主义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025年意识形态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上半年市委办公室意识形态问题整改情况报告.docx VIP
- 2025年共享经济案例研究:共享单车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分析.docx VIP
- 运输应急预案.doc VIP
- DB50_T 1419-2023 汽车数字钥匙系统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docx VIP
- 承包竹山合同协议.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2024数字钥匙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文关怀示范病房建设的实施策略及成效ppt课件.pptx
-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解读.p.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