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课件PPT
孟子的主张 1、“仁政”,认为“民贵君轻”。 2、他认为人性是善的,是“性善论”者。 3、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4、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孟子还认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 6、他主张社会分工。认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的名言 诸子百家: “儒”及“儒家” “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 。 再读课文,分析思路 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二、古今异义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 今义: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今义: 3、则凡可以得生者 古义: 何不用也 今义: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7、《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8、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英勇牺牲;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的感受。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写作特点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第2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鱼我所欲也 讨论 孟子为何如此看重“义”? 孟子主性善,“义”是其性善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仁义 、礼义、道义、正义、忠义等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性,所以人们应该保持这种比生命更重要的向善向义之心,应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7、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9、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南宋文天祥坚决抵抗侵略,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经--采薇》.ppt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 《语文园地四》ppt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ppt
- 《责任》写作指导(修改版).ppt
- 《走近李清照——易安诗词赏》.ppt
- 《越州赵公救灾记》ppt课件.ppt
- 《赤壁赋》ppt优秀课件.ppt
- 《诗经》两首课件王.ppt
-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PPT报告.ppt
- 《跨文化交际学》第3章(第1节).ppt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新】.docx
- 强化训练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