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数目写在元素符号右下方.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数目写在元素符号右下方

6-3原子 6-5分子 甚麼是原子? 相信大家都接觸或聽過不少的東西與原子有關 例如: 甚麼是原子? 甚麼是原子? 梅子布丁模型 Plum-pudding model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行星模式 原子模型的發展 原子的結構與組成 組成原子的三種基本粒子 甚麼是原子? 6 碳原子(C)模型 正負電相抵 呈現電中性 6 6 6 數目 電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6 原子序 6 6 6 數目 電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質子數 =原子序 =6 質子數=原子序。 6 質量數 6 6 6 數目 電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質量數為 6+6=12 原子的質量約集中於原子核,所以科學家以中子的數目+質子的數目來代表質量數。 6 元素表示方法 6 同位素 若不同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但是中子數不同,此些原子稱為同位素。 以氫原子和氘原子為例 質量數不同(氘比氫多1個中子) 原子序=質子數=1?都相同 左圖為某一X原子的模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哪一個符號表示正確? 5 5 (A) 5 3 (B) 5 2 (C) 7 5 (A) 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原子序=質子數 6 課本180頁頭腦體操 甲乙丙丁四種原子,其質子數與中子數列表如下。 那些是相同元素的原子? 四種原子的質量大小順序為何? 甲、乙屬於同位素 丁>丙>乙>甲 6 下列四個原子模型中,哪一個原子模型與其他三者不屬於同一種元素? (B) (C) (A) 三者皆為同位素。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 (D) 6 分子 6 O 分子 單原子分子 雙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由1個原子所構成的 由2個原子所構成的 由3個或3個以上原子所構成的 He 惰性氣體為單原子分子 O O C O 氧氣分子由2個O原子組成 一氧化碳分子由1個C原子+1個O原子所構成 C O O H H 二氧化碳分子由2個O原子+1個C原子組成 水分子由1個O原子+2個H原子所構成 Ne Ar 6 金屬元素是由原子堆積而成 *  1945年8月,兩顆原子彈投落日本的廣島及長崎 這兩顆的原子彈威力強,大迫使日本投降,結束了戰爭 6-3&6-5 原子與分子 原子說 分子說 德莫克列特士 物質均由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所組成 此粒子命名為原子 原子說 道耳頓 分子說 亞佛加厥 6 英國道耳頓的原子說 用來解釋組成物質中 最小不可切割的粒子 道耳頓-原子說(1803) 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所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基本粒子。 相同元素的原子均具有相同的質量與性質, 不同元素的原子之質量和性質則不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簡單整數比結合成化合物。 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並未改變。 原子說 質量守恆定律 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並未改變。 相同元素的原子均具有相同的質量與性質, 不同元素的原子之質量和性質則不同。 + ? 反應前後質量守恆 6 同種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 不同原子的質量不同 原子不會消失、產生或改變。 原子說的圖解(1) 6 化學反應發生的過程中,原子數目和種類不會改變 改變的是原子的組成狀態?原子的重新組合 原子說的圖解(2) 6 物質由原子所構成,原子為最小粒子,不可再分割。 同一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和性質,不同元素的原子質量和性質不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能以簡單整數比例結合成化合物。 所謂化學反應是物質的組成原子重新結合成另一物質在反應過程,原子不會消失或改變質量和大小,也不會產生新的原子。 道耳吞的原子論錯誤之處.. 閱讀焦點:觀測物質表面的原子 6 科學證實原子結構內有更微小的粒子 電子、中子、質子 原子結構發展的歷程為何呢? 6 湯木生的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的發展 1808年,道耳吞原子說認為原子不可再分割。 1897年,湯木生從原子分出帶負電的電子,並認為原子是密度均勻且帶正電的球體,負電的電子分布在其中,好像是布丁中的葡萄乾。 湯木生Thomson 外層帶正電荷 電子 湯木生原子模型 拉塞福發現原子核 拉塞福的散射實驗裝置 1911 年,英國科學家拉塞福進行α 粒子金箔散射實驗發現原子核存在 6 原子模型的發展 1911年,拉塞福由實驗結果推論,原子內部的大部分空間沒有東西存在,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密度很大的極小區域稱為原子核,原子核帶正電,體積極小,電子受原子核吸引而環繞原子核,好像行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