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干涉术计算二极体雷射同调长度之研究Coherencelengthoflaser
以干涉術計算二極體雷射同調長度之研究
Coherence length of laser diodes measured by interferometry
謝忠翰 *江政忠
明新科技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han ccjaing@.tw
摘要
本研究以麥克森干涉儀(Michelson interferometer)為主要架構,使用二極體雷射為光源,以步階
式移動平台平移參考面並記錄移動量,再以 CCD 擷取干涉圖形,使用自行撰寫之 LabVIEW 程式進
行光強度與移動量之分析,計算二極體雷射光源同調長度,此實驗成功量測出二極體雷射同調長度為
203.3μm ,並且與使用光譜儀量測二極體雷射的半高寬同調長度互相比較。
關鍵字:二極體雷射(Laser Diode) 、干涉術(Interferometry) 、同調長度(Coherence length)
壹、 前言
一、 緒論
在 1670 年期間,牛頓以一連串實驗為日後光學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其中光色散實驗,
牛頓還發表對於色彩的理論,儘管當時著名的科學家並不支持他的看法,甚至與牛頓爭辯了
好幾年,對於干涉牛頓也有參與其中,由兩鏡面產生的干涉條紋(牛頓環) ,來衡量望遠鏡的
品質,對此波動現象 C. Huyghens 在西元 1690 年又更近一步的解釋[1] ,卻由於與牛頓的想
法對立以及當時科學家對於波動理論接受度不高,阻礙了當時光學的發展。西元 1802 年,
T. Young 就以雙狹縫實驗[2] 解開了延續百餘年科學家對於波動理論的迷思,然而光干涉術
真正吸引世人的目光,則是 A. A. Michelson 以其發明的干涉儀做了許多著名的實驗[3] ,
證實了乙太不存在,又奠定了以光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想法,也將一公尺定義為光在真空中
299792458 分之一秒間所行走的距離。西元 1960 年 7 月 T. H. Maiman[4]首度發表雷射,
在光學史上立下重要里程碑,使得光干涉術能如此蓬勃發展。
二、 研究動機
雷射在早期應用時雖有高強度、頻寬窄、相干性以及高空間同調性與時間同調性等優點,使
得雷射不僅在物理方面有重大貢獻,在軍事、國防方面也佔有一席之地,但是體積過大、笨
重的問題,始終無法克服。早在 1962 年就有數名科學家與研究團隊投入半導體雷射的研發,
但是只能在低溫下以脈衝模式(pulse mode)操作,因此無法實際應用,到 1970 年期間經過
改良後實現能在室溫下以連續模式(continuous mode)下操作,成為日後許多實際應用中不
可或缺的元件,如光纖通訊、光儲存、光輸出等,且直到 1980 年期間由於製程技術與材料
科技的進步,使二極體雷射的發展邁入成熟期,更多的應用領域被開發出來[5] 。而發光光譜
也持續往電磁波頻譜的兩端邁進,不僅具有一般雷射特性(如單色性、指向性及同調性等),
還具備了小尺寸、低驅動功率、高光電轉換效率及高調制頻率等優點[6],而且製作精細、
技術層次高,滿足各種產業的精密度要求,且目前還有很多技術正在研發當中,對於整體光
電產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身為光學工程師或是相關產業的工程師,對於二極體雷
射特性的量測與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因此本研究以架設麥克森干涉儀搭配步階式移動平
台,計算此二極體雷射同調長度,並與以光譜儀光譜測量的同調長度相互比較。
1
貳、 研究方法
一、 基本理論
干涉可視為光的一種波動(電磁波)型式,其基本理論是基於電磁波的線性疊加理論,該理論
描述在空間中某一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