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箍菌的生活史.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箍菌的生活史

菌 物 学 报 23 (3 ):381~387, 2004 Mycosystema 针箍菌的生活史 史立平 李 玉* (沈阳师范大学生物系 沈阳 110034 ;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 长春 130118) 摘 要:利用基物和燕麦-琼脂技术研究了针箍菌的个体发育过程,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完成了从 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生活史包括单核的黏变形体或游动胞、多核的营养体原质团以 及孢子形成阶段。琼脂培养基获得的针箍菌孢子与野生型相似,并具有可育性。 关键词: 黏菌,燕麦琼脂培养,基物培养,孢子形成,原质团 中图分类号:Q93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472 (2004 )03-0381-0387 真黏菌兼有动物和真菌的特征(Ashworth Dee,1975 ),在真核生物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 类群。迄今为止,国外有关黏菌研究的报道中,研究分类与生态的较多,而研究个体发育则较少。 国内尚无关于黏菌生活史的报道(史立平和李玉,2003 )。 针箍菌Physarella oblonga Peck 属绒泡菌目、绒泡菌科、针箍菌属。子实体为孢囊型,群生, 具柄。孢囊圆桶状,一般垂头,向内深凹入呈杯状,径可达 1mm,全高可达 3mm 。柄呈圆或扁 的桶形,中空,红色,半透明;基质层不明显;孢子成堆时暗黑色。针箍菌属于广布种,在世界 各地均有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供试菌种来自野外采集:作者于2000 年10 月、2001 年和2002 年5 月至10 月, 在吉林省长春吉林农大校区、净月潭;吉林市蛟河、永吉罩大鸡山;通化集安、敦化、抚松等地 采集得到黏菌的子实体或原质团,并作记录。 依据黏菌子实体及孢子等特征进行鉴定。 1.1.2 主要设备: 超镜工作台、医用蒸汽消毒锅、离心机、真空干燥箱、人工气候箱、实体及显微 成像系统、日本Hitachi S-570 扫描电镜等。 1.2 方法 1.2.1 野外采集: 方法如前所述。 1.2.2 基物培养: 基物培养(El-Hage et al., 2000, Schnittler Novozhilov, 2000, Schnittler Stephenson, 2000 )是在实验室中人为模拟野外生活条件的黏菌培养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培养皿底部垫滤 纸,(先经高压灭菌)上放培养的基物,用无菌蒸馏水浸泡基物培养若干小时,使其渗透,倾去多 余的水,放在保湿透气的培养箱内。一般室温即可。保持基物和滤纸潮湿而无积水。每批基物可 培养1~2 个月。每天查看一遍。子实体在7~ 14d 内出现。 1.2.3 扫描电镜技术(SEM): 于Hitachi S-570 扫描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双面胶黏贴于样台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收原稿日期:2004-0 1-08 ,收修改稿日期:2004-03-05 382 菌 物 学 报 23 卷 将2 个成熟子实体牢固置于双面胶上,其中的1 个子实体在解剖镜下剥开上半部囊被而使孢子暴 露。经离子溅射仪喷金后上镜观察,同时拍照。 1.2.4 悬滴培养: 悬滴培养液:蒸馏水、基物的稀煎汁等。 将黏菌孢子置于盖玻片(24 ×28mm )中央,滴一滴悬滴培养液,轻轻混匀。凹玻片(单列 双孔)孔边缘涂医用凡士林,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并盖在凹玻片之上。 1.2.5 燕麦琼脂培养: 参照Hok(1954)和Hosoda(1980)的方法,将 90mm 的培养皿于165℃ 灭菌1h。100ml 蒸馏水中加燕麦粉3g,煮沸 1h ,用纱布过滤,定容至100 ml 。将2g 琼脂条洗 净、剪碎 ,溶于燕麦粉溶液,过滤,分装在三角瓶中 121℃灭菌20m ,无菌条件下倒入玻璃培 养皿(90mm )中,打孔(8mm),26℃放置24h 。将子实体粉碎,置于1ml 离心管中。加0.01%HgCl 1ml。1000rpm 离心3m,倾去上部溶液。用无菌水重复离心2 次,倾去上部溶液。孢子置于燕麦 琼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