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及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离体红细胞溶血作用影响.docVIP

双黄连注射液及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离体红细胞溶血作用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黄连注射液及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离体红细胞溶血作用影响

双黄连注射液及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离体红细胞溶血作用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和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离体红细胞溶血作用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心脏取血20 ml,制备2%红细胞混悬液,分别与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冻干粉针剂、0.9%氯化钠注射液共同温育,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观察3 h内红细胞的溶血率。结果 浓度为0.06、0.12、0.18、0.24、0.3 g/ml的双黄连注射液的溶血率分别为8.39%、21.34%、40.98%、50.36%、67.68%,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双黄连注射液(山西省芮城科龙药业有限公司,10 ml∶15 g,040196120);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600 mg∶10 g,;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1.2 实验动物 家兔36只,体重(2.0±0.5)kg,雌雄不限,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42010000001806) 1.3 实验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显微镜等 1.4 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健康家兔36只,每只均采用心脏穿刺取血10~20 ml,将血置于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10 min,除去纤维蛋白原,使之成为脱纤血液。然后将脱纤血液移入离心管内,并向其中加入约10倍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混匀,用离心机以12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液,取沉淀的红细胞用0.9% 氯化钠注射液反复洗涤,再次经离心机以12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3次。至上清液无色后,取2 ml红细胞,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制成2%红细胞混悬液[7-16] 1.5 溶血试验的方法 取无菌洁净干燥试管7支,置于试管架上并编号。1~5号试管为受试药物管,分别加入浓度为1.5 g/ml双黄连注射液或双黄连冻干粉针剂0.1~0.5 ml;6号试管为阴性对照管,不加药液,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7号试管为阳性对照管,加入蒸馏水(表1)。按表1所示,依次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或蒸馏水,双黄连注射液或双黄连冻干粉针剂,2%红细胞混悬液。轻轻混匀,置于恒温水浴箱中温育,温度(37±0.5)℃,分别于0、15、30、60、120、180 min,观察各试管是否存在溶血和凝聚现象 1.6 观测指标 1.6.1 肉眼观察 试管中的溶液呈澄清红色,表明有溶血发生;若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无色澄清,表明无溶血发生;若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振摇后不分散,表明有红细胞凝聚发生 1.6.2 分光光度法 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根据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血红素在57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取所有各管的上清液置于比色器中,测定各管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溶血率5%表明有溶血发生。计算方法:样品吸光度=试样管液吸光度-底色管液吸光度。溶血率=(样品吸光度-阴性对照液吸光度)/(阳性对照液吸光度-阴性对照液吸光度)×100%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5%,其中浓度为0.12、0.18、0.24、0.3 g/ml时,其溶血率与阴性对照组的溶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其中浓度为0.3 g/ml时其溶血液与阴性对照组的溶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时,不宜用于静脉注射,由实验结果可看出双黄连注射液可引起红细胞破裂溶血,故在临床中治疗疾病时不建议采用血管内给药,而双黄连冻干粉针剂未见明显红细胞破裂溶血,故在临床中治疗疾病时可采用血管内给药。但本实验只观察了双黄连的这两种注射剂型的溶血性实验,而未对其过敏性、血管刺激性等其他指标进行观测,故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1]韩文莲,宋金铃.红花注射液溶液与凝聚实验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67-68. [2]李江,丁晓霜,王晓良,等.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冻干粉注射液的血管及肌肉刺激、溶血、过敏试验研究[J].中国药业,2012,9(18):22-23. [3]谢昧,王军成,王爱武.3种中药注射液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8(16):263-267. [4]国明,魏霞.丹红注射液溶血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事,2012,26(2):140-143. [5]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