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docVIP

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摘 要: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对武定县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结合武定县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为武定县城乡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云南省中部,山脉、河流的走向受构造控制,县域内96%的区域为山地,地形陡峻,岩土体结构类型复杂,加之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强,至武定县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逐年递增,受地质灾害危害所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其不仅影响了当地受灾害威胁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还极大地破坏了境内的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以及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武定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武定县工程建设中防灾减灾和工程防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促进地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 1.1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据调查,武定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害类型共195个地质灾害点,滑坡分为崩坡积堆积滑坡、冲洪积堆积滑坡、残坡积堆积滑坡及岩质顺层滑坡;崩塌分为拉裂式崩塌和滑移式崩塌;泥石流分为沟谷型和山坡型 三种地质灾害类型中,以滑坡居多。滑坡155个,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78.68%;崩塌18个,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8.63%;泥石流2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1.17%。地质灾害规模等级以小型为主,占66.15%;其次为中型,占26.85%,其余所占比例均小于10%。(详见图1、图2) 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武定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及谷坡地带,如金沙江、金沙江支流勐果河及各级支沟沿岸狭谷地带。勐果河及其支沟沿岸谷地地带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分布有地质灾害点103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40.08%;金沙江流域沿岸分布有地质灾害点30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21.01%。(详见图3、图4) (2)时间分布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武定县的年平均最大降水量996.9mm,降水量在时间上分配不均,5月~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以上,因此,每年的5月~10月成为了武定县地质灾害高发时段。本次调查的地质灾害点中,几乎全部都是发生在5月~10月,尤以发生在6、7、8、10月为多,占全部地质灾害的80%以上。(详见图5) 2. 武定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2.1 基础条件 (1)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由于地壳的抬升作用,武定县地貌成因以构造作用为主,并遭受长期、强烈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县域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地势陡峻,多为高、中山沟谷地貌,谷岭高差300m~1456m。地形陡峻是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据统计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地形坡度31°~40°的最多,为70个,占总数的32.3%;21°~30°坡度之间的有30个,占总数的30.4%;41°~50°坡度之间的有39个,占总数的19.84%;10°~20°坡度之间的有11个,占总数的10.12%;大于50°的发育5个,占滑坡总数的7.4%。对于泥石流而言,陡峻的地形则是必备条件,区内22条泥石流沟平均纵坡降为100‰~300‰,流域内山坡坡度为30°~50°,如此陡峻的地形使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具有很大的势能和动力 (2)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武定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多数地质灾害均发育于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钙质页岩,白垩系上统赵家店组(K2z)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K2m)石英砂岩夹钙质粉砂岩、泥岩,侏罗系中统张河组(J2z)泥岩、泥灰岩、钙质泥岩夹细至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侏罗系下统冯家河组(J1f)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1h)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详见图6) 从岩性上看,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发育于泥岩、粉砂岩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含盐膏砂泥岩及夹煤线的地层中,这些岩层抗风化能力差,易风化,残坡积层厚,遇水易软化甚至崩解,易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3)地?|构造与地质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