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一)教师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一、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 (2)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注释: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黾、蛙的一种。(可以理解为蛙和蝇)    5恒:一直、持久,常常   6敝:破烂。   7然而不听: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然,这样。   8观:看,看到。    9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10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11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2擗(pì):同“敝”,困、疲劳。    13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14恒:常常 译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它的教育意义是告诉人们不要多说话,要在关键时候说话,说有用的话.diéxiè),踮着小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   )      ②不合其耳也(   ) ③孤犊之鸣(   )      ④即掉尾奋耳(   )(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译文: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可牛却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原来,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入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便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昔:曾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音骖),字子舆。曾子,孔子之弟子。 为:给。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操:琴曲。如故:像先前一样。 非:不是。闻:听。合:悦。虻:吸血的苍蝇。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动,摆动。奋:竖起。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②终身不复鼓琴(   ) (2)翻译下面句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译文: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伯牙:俞伯牙,春秋时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