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史称“黄花岗起义”。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皖浙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保路风潮 保路运动中之成都血案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利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成功。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视频:辛亥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长沙 西安 南昌 太原 昆明 上海 贵阳 镇江 杭州 安庆 桂林 广州 成都 重庆 各地响应武昌起义 福州 烟台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中华民国玉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部门 总长 次长 陆军部 黄兴(兼参谋总长) 蒋作宾 外交部 王宠惠 魏宸组 教育部 蔡元培 景耀月 海军部 黄钟英 汤芗铭 内务部 程德全 居正 财政部 陈锦涛 王鸿猷 司法部 伍廷芳 (兼议和全权大使) 吕志伊 实业部 张謇 马君武 交通部 汤寿潜 于右任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 孙中山大总统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届国会开幕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目的是限制袁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