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复习资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 耳部疾病 第八章 耳科学基础 颞骨的组成:鳞部、鼓部、、岩部、乳突部、茎突。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外耳道:分软骨部和骨部,软骨部居于外,占全长的1/3;骨部居于外耳道内侧2/3。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鼓室以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为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第38页图3-10鼓膜像模式图(左)。必考画图。 鼓室六壁: 上壁:盖壁。 下壁:颈静脉壁。 后壁:乳突壁。重要解剖结构:鼓窦入口、砧骨蜗、锥隆起、面神经隐窝、鼓室窦。 外侧壁:鼓膜壁。鼓膜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为上皮层、固有层、黏膜层。 内侧壁:迷路壁。内部重要解剖结构(一岬二窗三凸):鼓岬、前庭窗或卵圆窗、蜗窗或圆窗、面神经凸、外半规管凸、匙凸。 前壁。 听骨链包括:锤骨、砧骨、镫骨。 听骨链生理: 锤骨柄/砧骨长脚=1.3 鼓膜与镫骨足板=17 共放大22.1倍,相当于27分贝。补偿声波从空气传播到内耳淋巴液阻抗衰减之分贝数。 小儿时为什么易得中耳炎? 在小儿时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10°,近水平,长度较短,管腔大,故小儿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乳突根据气房的发育程度可将乳突分为四型:气化型、硬化型、板障型、混合型。 内耳又称迷路,依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从组织学上将外部的骨质称骨迷路,将其内的膜管和膜囊称膜迷路,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有外淋巴,两种淋巴互不相同。 鼓半规管每侧有3个半规管,即外、上和后半规管。 鼓蜗管内有3个管腔:上方为前庭阶;中间为膜蜗管,又称中阶;下方为鼓阶。 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维持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 引流功能 防声作用 防止逆行感染 耳蜗的生理:具有感音功能和编码声音信息的功能。 半规管的生理:感受正负角加速度的刺激。 球囊与椭圆囊生理:感受直线加速度的刺激。 第十一章 外耳疾病 外耳道异物 异物种类为动物性(如昆虫)、植物性(如谷粒、豆类、小果核等)及非生物性(石子,玻璃珠等)。 有活动性昆虫类异物时,可先向耳道内倒入油类、酒精或滴耳剂,待其死亡后取出。 二.外耳道感染(外耳道疖) 病因:最常见的是挖耳。游泳、外耳道冲洗、中耳流脓、耳道湿疹等也为诱因。致病菌为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早期:①局部:耳痛剧烈,张口时加重(因下颌关节活动时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张力增加),放散至同侧头部。②全身:周身不适,体温轻度增加。 晚期: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耳闷。 第十二章 中耳炎性疾病 一、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粘膜的非化脓性炎症。 病因:①咽鼓管功能障碍:机械性阻塞、功能障碍;②感染;③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闭塞感、耳鸣。 治疗原则: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功能,去除病因。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血行感染。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 耳科症状:耳深部痛,耳鸣及听力下降,耳漏。(耳鸣和听力下降常伴行)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三主症:长期或间断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三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要点: 单纯性 骨疡型 胆脂瘤型 流脓 多为间歇性 持续性 持续性;痂皮堵塞则为间歇性 分泌物性质 粘液脓、不臭 脓性或黏液脓性,间混血丝,或出血,臭 脓性或粘液脓性,可含“豆渣样物”,奇臭 听力 多为轻度传导性聋 听力损失较重,为传导性或混合性 听力损失可轻可重,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 鼓膜及鼓室 紧张部穿孔 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内陷,灰白色物 砧骨CT 正常 鼓室鼓窦和乳突内有软组织影 鼓室破坏,边缘浓密、整齐 并发症 一般无 可有 常有 治疗:去除病因、清除病灶、听力重建。 中耳炎后遗症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直接沿破坏缺损的骨壁蔓延; 血行途径; 循正常解剖途径或尚未闭合的骨缝。 耳源性并发症: 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脑膜炎,脑脓肿。 第二篇 鼻及鼻窦疾病 第二十章 鼻科学基础 应用解剖学与组织学 鼻分为:外鼻、鼻腔、鼻窦。 (一)、外鼻 分为:鼻根、鼻底、鼻尖、鼻梁、鼻背、鼻翼、前鼻孔、鼻小柱。 骨性支架:额骨鼻部、上颌骨额突、鼻骨、腭突;软骨支架:两侧大翼软骨、鼻中隔软骨、鼻副软骨。 鼻尖、鼻翼和鼻前庭皮肤较厚,和下方的纤维组织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炎症时皮肤肿胀压迫黏膜,引起剧烈的疼痛;另外,外鼻皮肤含有较多的汗腺和皮脂腺,是粉刺、痤疮,疥肿的好发部位。 静脉:经过内眦静脉、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前者和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内缺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