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幽赋讲稿2010-9-26.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幽赋讲稿2010-9-26

序曲 个人简介 张永臣(1968.2~),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经络腧穴教研室主任,山东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针灸经典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个人学习经验 本科阶段:吃透课本、死记硬背、多做习题。 研究生阶段:多读书、多随诊、多练笔。 推荐必读针灸书籍 1《针灸学解难》李鼎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三版)。 2《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三、《标幽赋》对腧穴学的贡献 四、《标幽赋》论针灸禁忌 一、窦汉卿简介 《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后更名窦默,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故又有“窦太师”之称。 窦默,早名窦杰,字汉卿,生于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卒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广平肥乡(今河北省肥乡县)人,是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学家。早年师承王翁(方脉之书)、李浩(穴之秘者)、山人宋之华(少室隐者)(交经八穴)。 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死后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窦杰幼知读书,毅然有志。元兵伐金时为元兵所俘,同俘者皆被杀害,惟窦杰逃脱归乡,家破母亡。南走渡河,遇医者王翁,与其女婚配,以医为业。转客蔡州,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又走德安,学伊洛性理之书,后北归,隐于大名,继还肥乡。元世祖遣召,默又改名易字,隐而不就。后不得已仕元。其为人乐易,儒风温然,平时未偿品评人物,至论国家大事则面折廷诤,深受忽必烈器重和厚待。 窦默在行医学道中整理师法、总结经验,约在金天兴壬辰年(1232)前后,完成著述。计有《针经八穴》(又名《流注八穴》)、《补泻法》、《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流注指要赋》)四种。后二种为赋体又合称《针经指南》,当时传本不知是刊刻还是手抄,后朱良能于元贞年(1295)刊行,元至大辛亥年(1311),窦桂芳将窦默著作合称为《针经指南》编入《针灸四书》刊行。 《针灸四书》的编者窦桂芳是建人,他在《针灸四书》序中说:“余先君汉公,以药与艾见重于士大夫。……至元丙子以来,余挟父术游江淮,得遇至人,授以针法,且以《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之书遗,……且喜其姓、字、医术与先君同也。因是作言曰:南北有二汉卿,姓同、字同而为医也同也……”由此可知,至今学术界一直认为的窦桂芳是窦默儿子是错误的。 《针经指南》是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部杰作。它对针灸经络、侯气、论针、取穴、标本论治、特定药穴、补泻治疗、禁针、禁灸等均作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概括了窦氏的针灸学术思想和经验。内载《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甚为精要,历来为针灸医家所尊崇,《标幽赋》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幽赋》编入中医高等学校教材《医古文》之中,并为《针灸学》附录收载。 二、《标幽赋》论针法 (一)对《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的理解 (一)《标幽赋》重视押手(左手) 1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标幽赋》中指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左手重而多按”,即为在针刺前左手(押手)在穴位上或其周围用力较重、反复按压、爪切。初次针刺、或者惧怕针刺的患者,往往精神紧张,而致筋肉痉挛,进针时会感到局部疼痛,出针时可发生滞针等针刺意外。在穴位上进行爪切、按压等手法,医生和患者进行了肌肤接触,病人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使患者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从而起到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的作用,有利于进针。 2 减轻进针时的疼痛 左手重而多按,可以探寻穴位的状况,取准穴位,并能宣散气血,减少针刺时的疼痛或不适感。这也符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记载的“凡刺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其机理为切按腧穴可使局部皮下毛细血管充血,末梢神经感应迟钝,皮肤痛阈值升高,故针刺不痛。 3 寻找准确的穴位或病症敏感点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可以感知穴位局部或其周围筋肉的结聚、凸起、凹陷、拘急、弛缓、压痛等敏感点,利于在进针前探明穴位并准确定位,为刺准穴位作好准备。人有各异,病有不同,所以腧穴的状态不同,反应点也不同,临床上进针前要反复按压,在只有找准病症的敏感点,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弹而努之,抓而下之。”此为针刺前对腧穴的扪、循、切、弹、抓手法,可以起到舒缓经气、疏散气血、宣散经脉、舒展表皮,使经脉之气充盈,下针时针尖刺向穴位,保证了取穴的准确性。 《难经·七十八难》曰:“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意为在针刺时,首先用左手按压所针刺的穴位,用手指轻弹穴位处的皮肤,使络脉和肌肤怒张,再用指甲向下切按穴位,待左手感到穴位下有如动脉搏动状的经气到来时,右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均说明了左手重而多按,即寻找病症的敏感点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