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泸州医学院生理学课件cns2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三)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递质释放的量主要取决于进入末梢Ca2+的量。 肉毒杆菌毒素,可抑制ACh的释放 影响递质消除的因素: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ACh积聚,出现肌细胞挛缩等中毒症状 影响受体的因素:美洲箭毒可以同ACh竞争结合位点(肌松剂);接头后膜上ACh受体功能异常,重症肌肉无力。 (1)胆碱能受体:概念 ?毒蕈碱受体 阻断剂:阿托品 分布: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骨骼肌血管的平滑肌细胞膜上(M1-M5) 作用 心脏活动抑制; 平滑肌兴奋(支气管、胃肠、子宫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 胃肠道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加; 骨骼肌血管舒张 ?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N受体) 分布: 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N1)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终板膜上(N2) 阻断剂:筒箭毒 N1:六烃季铵 N2:十烃季铵 (2)肾上腺素能受体 概念:能与NE结合的受体。 ?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作用:SM(+)小肠抑制 拮抗剂: 酚妥拉明 ?1:哌唑嗪 ?2:育亨宾 ?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作用: SM(-)心脏(+) ?1 心脏(+) ?2 SM(-) 阻断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1:阿替洛尔 ?2:丁氧胺(心得乐) 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α受体为主骨骼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β受体为主 NE、E(Adr): 作用机制(见循环) 思考? 3.睡眠的生理意义 慢波睡眠:生长素分泌↑,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力的恢复。 快波睡眠: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学习和记忆,促进精力的恢复。 ?快波睡眠会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与某些疾病的夜间发作有关。 1.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及形成机制。 2.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主要作用。 3.比较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4.牵张反射的过程。 5.小脑的功能。 6.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7.体表和内脏疼痛的主要特征。 思考题 三、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1、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功能: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 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前庭脊髓束?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损伤:出现平衡失调综合征和位置性眼震颤。 2、脊髓小脑(蚓部和半球中间部) ?功能: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紧张。损伤后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肌紧张降低(人) 3、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 ?功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损伤后不能做协调的精巧动作。 四、基底核对运动的调节 (一)基底核的组成及功能 ?功能:参与运动计划的设计和编程;稳定随意运动;调节肌紧张和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二 )基底核的环路联系 (三)基底核损害的表现 1、震颤麻痹:运动↓、肌紧张↑ 2、舞蹈病:运动↑、肌紧张↓ 震颤麻痹 舞蹈病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段灰质 骶髓灰质和脑干神经核 节前纤维短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分布广泛 分布较局限 反应弥散 反应局限 (一)结构特征(图) 一、外周神经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只受交感支配。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返回 总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的活动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自主神经调节内脏功能的特征 1、紧张性作用 3、双重神经支配,作用相互拮抗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机体在剧烈运动、创伤、 恐惧时功能亢进。 迷走-胰岛素系统:机体在安静时活动增强。 4、对某些内脏活动的调节还同该器官当时的功能 有关。 2、相互协同作用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功能:某些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功能:①延髓 : 基本生命中枢 ②中脑 :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③中脑参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摄食中枢(外侧区) 1、对摄食活动的调节 饱中枢(腹内侧核) 渴觉中枢(外侧区) 2、对饮水活动的调节 3、对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调节 4、对情绪反应时内脏活动的调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