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解概念.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書的注解 一、古注書名解讀 古注書名解讀:傳   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稱爲經,而給經作注的書,便稱爲傳。如:   《春秋》爲經,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爲之作注,便稱爲《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詩》爲經,毛亨給它作注,稱《毛詩詁訓傳》。 古注書名解讀:箋   從漢人鄭玄開始,注書也可稱爲箋。它有補充訂正的意思。鄭玄在毛傳的基礎上對《詩經》作注,稱鄭箋,即對原注加以補充訂正。   《毛詩》篇首“鄭氏箋”孔穎達疏:“鄭於諸經皆謂之‘注’。此言‘箋’者,呂忱《字林》云:‘箋者,表也,識也。’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後因以稱注釋古書,以顯明作者之意為箋。   宋洪邁 《容齋五筆·經解之名》:“又如鄭康成作《毛詩箋》,申明傳義,他書無用此字者。” 古注書名解讀:注疏   直接注釋古書意義的,稱爲注。疏通注文意義的,則稱爲疏。如十三經注疏。分別爲 (1)《周易正義》(2)《尚書正義》(3)《毛詩正義》(4)《周禮注疏》(5)《儀禮注疏》(6)《禮記正義》(7)《春秋左傳正義》(8) 《春秋公羊傳注疏》(9)《春秋穀梁傳注疏》(10)《論語注疏》(11)《孝經注疏》(12)《爾雅注疏》(13)《孟子注疏》 古注書名解讀:正義   爲經書的傳注作官方的注釋,在唐代便稱爲正義。如孔穎達等人受唐太宗之命爲五經作新注,合稱爲《五經正義》。分別爲:   《周易正義》《尚書正義》《毛詩正義》《禮記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古注書名解讀:集注、集解   一部重要的作品,注解往往很多,將這些注解收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即爲集注或集解。如:   何晏《論語集解》、朱熹《楚辭集注》、《四書章句集注》、王先謙《莊子集解》、《荀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等。 古注書名解讀:章句   在注釋詞語的基礎上,不僅注意串講提示文句大意,而且還注意歸納章旨(段落大意),稱爲章句。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是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如:   漢趙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等。 古注書名解讀:音義   偏重於給古書注音的書稱爲音,如徐邈的《毛詩音》;偏重於對古書釋義的稱爲義。如劉璠的《毛詩義》。二者並重即稱音義。如:   陸德明《經典釋文》便是由十四部音義之書構成,如《周易音義》、《老子音義》等。唐代尚有給佛經加注音義的,如釋玄應《一切經音義》。 二、注解內容 注解內容:釋詞   即解釋古書中某些詞語的含義。它是注釋的中心。如: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正文體)   《國語·齊語》:“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韋昭注:“與,從也。”(傳注體)   《詩經·邶風·穀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箋云:“潛行爲泳。” 注解內容:解句   把一句話或幾句話連起來闡明句意。如:   《詩經·邶風·穀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箋云:“匍匐,言盡力也。凡於民有凶禍之事,鄰里尚盡力往救之,況我於君子家之事,難易乎固當黽勉。以疏喻親也。”   《楚辭·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王逸注:“言我外有芬芳之徳,内有玉澤之質,二美雜?,兼在於已,而不得施用,故獨保明其身,無有歇而已。所謂道行則兼善天下,不用則獨善其身也。” 注解內容:注釋篇題或章旨   即解釋文章的題目或段落大意,如:   趙岐《孟子章句·離婁》:“離婁者,古之明目者,蓋以爲黃帝時人也。黃帝亡其玄珠,使離朱索之。離朱即離婁也。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然必須規矩乃成方員。猶《論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故以題篇。”   《詩經·小雅·采薇》:第六章,鄭玄箋云:“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將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時,極言其苦以說之。” 注解內容:解釋語法現象   這類注釋提示了古文中的語法現象,但和當今不同,如:   《詩經·邶風·穀風》:“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孔穎達疏:“不我能慉,當倒之,云不能慉我。”   《漢書·司馬相如傳》:“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顔師古注:“手,言手擊殺之。足謂蹴蹈而獲之。” 注解內容:說明修辭手法   注釋中揭示了所用的修辭手法,如:   《禮記·月令》:“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鄭玄注:“糞、美互文。”   《詩經·王風·採葛》:“一日不見兮,如三秋也。”俞樾云:“三秋,即三歲也。” 注解內容:其它   有些作品在注釋時各有側重,如:   有的側重人名地名的攷證及史實的攷核,如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孝標的《世說新語》注。   有側重詞語的出處及典故的來源,如:李善注《文選》。   有的側重闡明哲學思想,如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