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馈控制系统介绍 主要内容 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类型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原则 基本概念 冷流体 F1,T1 热流体 F2,T2 P0,Fs 冷凝液 换热器工艺流程 换热器控制模型 控制要求:热流体出口温度T2稳定 被控变量:热流体出口温度T2 控制变量:蒸汽流量Fs 主要扰动:冷流体流量F1、 冷流体入口温度T1、 蒸汽压力P0 蒸汽 TC TT 设定温度T0 蒸汽 冷流体 F1,T1 热流体 F2,T2 P0,Fs 冷凝液 换热器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指在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后,依据偏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补偿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 反馈控制的特点 执行器 测量变送 对 象 反馈控制器 偏差 - 干扰 被控变量 反馈控制是基于偏差的控制。 当干扰发生时,如果被控变量尚未变化,偏差=0,控制器不会进行调节作用。 反馈控制总要滞后扰动,是一种不及时的扰动有偏差。 反馈控制属于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只要干扰存在,被控变量就不会稳定。 反馈控制器一般采用PID控制规律。 设定值 蒸汽 冷流体 F1,T1 热流体 F2,T2 P0,Fs 冷凝液 换热器前馈控制系统 FT 前馈控制器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当扰动一旦出现,调节器就会根据扰动的大小和性质进行控制,补偿扰动对系统的影响,使被控变量稳定。 前馈控制的特点 对象 测量变送器 干扰通道 执行器 -Y 干扰 被控变量 前馈调节器 Y 前馈控制器是通过测量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 当干扰发生时,前馈控制器动作及时,通过前馈调节器改变的量刚好补偿干扰对对象的影响。 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只要系统中各个环节稳定,控制系统必然稳定。 只适合于可测不可控的扰动。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 前馈基于干扰控制,反馈基于偏差控制。 对于抑制干扰,前馈比反馈要及时。 前馈属于开环控制系统,反馈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一种前馈控制只能控制一个干扰,反馈控制只用一个控制器就可以克服 多个干扰。 前馈控制使用的是与实施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制器,反馈控制器采用通用PID控制器。 控制类型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Gff(t) Gf(t) Go(t) X(t) Y(t) 前馈模型框图 X(t):扰动量输入;Y(t):被控量输出 Gf(t):扰动通道传递函数; Gff(t):前馈控制器传递函数(包括测量部分) Go(t):控制通道传递函数(包含执行器)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的缺点 补偿效果无法检验。 控制精度不高,受负荷和工况等因素影响。 若系统存在多个扰变量,需设置多个前馈控制通道,投资费用和维护量大。 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任何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都可消除。 控制精度高。 可以将反馈和前馈的优点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对主要扰动进行前馈控制,对其他干扰采用反馈控制,可以提高控制效果。 换热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Gff TC SP 输出Y: 热流体出口温度 输入X: 冷流体流量F1 当输入X变化时,通过前馈控制器Gff补偿扰动对输出Y的影响,同时反馈控制回路反馈其他干扰对输出Y的作用,并通过控制变量进行校正,这两个校正作用叠加,使Y尽快回到设定值。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模型框图 Gff(t) Gf(t) Go(t) X(t) Y(t) 前馈-反馈模型框图 Gc(t) - SP ① ② Gc(t):反馈传递函数 SP:被控变量设定点 ① ②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的优点 由于增加了反馈回路,只需对主要干扰进行前馈控制,其它干扰由反馈控制加以校正,简化了原有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的存在,降低了前馈控制对精度的要求。 系统负荷变化时,模型特性会发生变化,可由反馈系统加以补偿,因此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换热器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Gff TC SP1 Y X FC Fs 主回路通过温度调节器TC保证出口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副回路通过流量调节器FC调节蒸汽流量以克服蒸汽带来的扰动。 SP2 Gff(t) Gf(t) Go(t) X(t) Y(t) 前馈-串级模型框图 Gc(t) - SP1 Gb(t) 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的特点 - ① ② Gb(t):副回路反馈传递函数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叠加效果送到控制阀门(执行器),为了保证控制精度,对控制阀的要求很严格,利用串级副回路的特性,可以降低执行器的要求。 SP2 前馈控制系统应用原则 对象的滞后或纯滞后(控制通道)较大,反馈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章 2.2 水量平衡.ppt
- 《GB/T 19326-2022锻制支管座》.pdf
- 2022年11月陕西省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试录用200名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上岸冲刺卷I含答案详解版(3套).docx VIP
- 2020年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pdf VIP
- 转预备党员思想汇报【银行】.pdf VIP
- 【新教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教案.docx
- 米厂恒温仓库工程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必考重点知识汇编(共160题).doc VIP
-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 测试题及答案.pdf
- 智能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