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大都强调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依据这些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基础就越雄厚。另外,贸易型态属于产业间贸易。然而,现实中国际贸易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比较优势理论所预计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大约2/3的贸易是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带来两个难题: 一是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 二是规模经济可能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将导致理论分析复杂化)。 不过,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 直观地看,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以便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而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则部分来自于国内,部分来自于国外,因此,规模经济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 即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同质产品发生了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由于对称性,两国厂商在本国和他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各为50%。贸易后,两国市场价格也完全相同。 如果考虑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一国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将会提高,从而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反应曲线将左移。于是,均衡时,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销售量要低于在本国市场的销售量。同时,由于厂商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与国内相同,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存在,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要低于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这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Reciprocal Dumping)。 (a) 图6-10 qf qh F H H/ O E qfa qha F/ (b) H/ O qh qhb qfb qf F/ E/ F H 图6-10描述了A、B国市场的均衡。在图6-10(a)中,A国市场的均衡点为E,此时国内厂商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 。来自B国的厂商在A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引起的:各厂商都想增加产量并出口到他国以分享他国市场的部分垄断利润,其结果便出现了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与垄断竞争模型不同的是,在寡头垄断情形下,产品是同质的,所以贸易并不能增加两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但是,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由原来的完全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贸易虽不能完全消除垄断因素,但还是带来了竞争,这便是贸易的竞争促进效应(Pro-competitive effect)。表现在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源配置扭曲。 本章小结 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 (1)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外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即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来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 AVAYA_IP电话机1608用户指南.ppt
- 基于矢量水听器的最大似然比检测及最大似然方位估计.pdf
- 新版马原第一篇第三篇.ppt
- 普通话强化训练介绍.ppt
- 第04章 判断与其演绎推理(二).ppt
- 第3章 不等厚钢板双光束激光焊接试验研究.pdf
- 第五章 B16交换机操作手册.pdf
-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其能量变化.ppt
- IDRISI软件之CA_Markov模块实现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与步骤.doc
- 第六章 ANSYS粘弹体分析.doc
- DB21T1455.3-2006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3部分:洪涝灾害.pdf
- DB44T829-2010 地理标志产品 新垦莲藕.pdf
- DB4212T45-202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办理服务指南(试行).pdf
- CSTM-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压缩性能试验方法.pdf
- DB65T4304.2-2020 核桃机械化加工设备 第2部分:核桃青皮脱皮机 作业质量.pdf
- DB44T1411-2014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LAMP检测规程.pdf
- CECS184-2005 给水系统防回流污染技术规程.pdf
- DB44T1840-2016 绿色食品 胡萝卜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46T574-2022 绿色工厂评价技术规范.pdf
- DB33T1201-2020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应用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