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doc

二十八、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在久蹲直立后,有时会出现头昏眼花,血压下降,此现象称为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但在正常人可经过反射性调节使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收缩等相应改变,使血压回升。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以及使循环功能适应于当时机体所处的状态或环境的变化。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回降,这一反射称为降压反射。 (一)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主要特征 动脉压力感受器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的主要特征是: 1 .适宜刺激不是动脉血压本身,而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因此压力感受器实际上是机械感受器或血管壁牵张感受器; 2 .在一定范围内( 8.0 ~ 24KPa 或 60 ~ 180mmHg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 3 .在同一水平的血压时,搏动性压力变化引起传入冲动比非搏动性压力变化更高; 4 .游离一颈动脉窦灌流,并分别切断窦神经和双侧缓冲神经(主动脉神经),观察窦内压与窦神经放电,呈 S 形曲线关系,压力感受性反射在正常血压范围内最为敏感,有最好缓冲作用(图 4-16 ); 5 .主动脉弓与颈动脉窦分别有两类感受器。一类是低阈值感受器,通过有髓鞘纤维传入冲动,是一群锋电位较大,出现在窦内压 120 ~ 140mmHg 以下时,对动脉平均压均有反应,似乎反映正常血压水平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另一类是高阈值感受器,通过无髓鞘纤维传入冲动,是一群锋电位较小,出现在窦内压超过 120 ~ 150mmHg ,主要对平均压有反应; 6 .颈交感神经可调制窦反射,现已证明,刺激支配窦区颈交感神经或在窦区局部涂用去甲肾上腺素,使窦区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窦神经中无髓鞘纤维传入冲动。此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交感极度亢进,通过加强压力感受反射限制过强交感兴奋和升压作用,这是对机体十分有利的保护作用。 图 4-16 单根窦神经压力感受器传入纤维在不同动脉压时的放电 (二)降压反射的途径、递质、生理作用及其实验依据 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窦、弓区受到牵张刺激增强,分别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终止于延髓背侧两旁的孤束核经两方面发生作用(图 4-17 ) 图 4-17 脑神经核团、递质参与的降压反射示意图 1 .孤束核经释放谷氨酸,激活延髓尾端腹外侧区( cVLM )中谷氨酸受体兴奋 cVLM 后,再通过含γ-氨基丁酸( GABA )的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GABA ,抑制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rVLM )心血管交感神经紧张活动。 2 .孤束核经疑核、迷走神经背核,通过释放 ACh 使心迷走神经元紧张性活动增强。 3 .最近文献报道孤束核通过下丘脑室旁核血管升压素神经元,使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从而降低 rVLM 心血管中枢紧张性。通过上述作用,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和心交感紧张性和缩血管紧张性减弱,分别通过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和心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减少,结果心脏活动受抑制,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最后导致血压回降,接近原先正常血压水平。反之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性降低、交感紧张性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回升,此可称降压反射作用减弱。 关于上述降压反射过程中的途径与递质,实验业已证明: 1 . NTS → cVLM → rVLM →交感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柱内交感节前神经元有着形态与功能的联系。 2 .在 cVLM 区内存在压力感受兴奋的中间神经元,它与交感抑制有关。 3 . Masuda ( 1990 )等用广谱性谷氨酸受体阻断剂人尿烯酸( Kynurenic Acid , KYN )作用于 cVLM 可提高血压,加快心率并阻断刺激主动脉神经引起的降压反射和抑制,表明谷氨酸受体介导了压力感受信息到 cVLM 的兴奋作用。另外,在 cVLM 区内注射 KYN 也可阻断刺激 NTS 引起的降压反应。 4 .用 GABA 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 )微量注入到 rVLM 可阻断压力感受性反射,实验中发现在 NTS 中并无 GABA 神经元直接投射到 rVLM ,但 cVLM 区可通过短突触含 GABA 的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GABA ,抑制 rVLM 的活动。 5 .用化学或电刺激作用于 rVLM 引起血压升高,而 cVLM 则血压降低。若电损毁或大剂量海人酸(红藻氨酸)破坏 cVLM 胞体,则血压升高,以上表明压力感受信息抵达 NTS 后,激活 cVLM 内谷氨酸受体,兴奋 cVLM ,再通过中间性抑制性 GABA 神经元,释放 GABA ,抑制 rVLM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