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室的5分钟
诊室的5分钟 2012-02-08 00:20:11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王仲 在医院,恐怕很少有科室能比急诊室更常面临各种危重症和紧急情况。短短数分钟,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在急诊室却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急诊室是忙碌的、高度紧张的,但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最能反映医生职业素养的。为此,本报医学人文版自本期开始开设“急诊室的故事”专栏,与您一起品味那些正发生在急诊室的故事…… 这是一个周日的早上,时钟已经指向了八点一刻,所有人都已经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区)急诊分诊台的两名护士与夜班护士交接完工作后,在逐一清点着物品,体温计、登记本、钥匙……。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一个50多岁的男性病人。护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但他似乎表现得有些淡漠。病人来到分诊台前,护士简单地问了问他的主诉。 “你怎么不好呀?” “心里不舒服。” “多长时间了?” “十几分钟。我游泳的时候感觉胸口闷,就骑车来了。” “先量一个血压……” 护士正准备给病人胳膊上缠上血压袖袋,突然发现病人的眼神变得“朦胧”起来。她立刻意识到病人情况不好,一面呼叫医生,一面绕过分诊台快速地跑到病人身边抱住病人,防止他跌到。另外一名护士也飞奔到抢救室推出抢救转运平车。应声而来的医生、两名护士和旁边的病人及家属马上把这例病人抬到了平车上,并立即推进抢救室。这时的病人已经全身瘫软,没有任何反应了,呼吸也随之停止。 进入抢救室,医护人员一面进行着徒手心肺复苏,一面连接上了除颤器。 示波显示——室颤。 除颤器充电…… 双向波200 焦心脏电除颤…… 病人的心跳恢复了“窦性心律”,呼吸也随之恢复,睁开了眼睛。按他自己的描述,像是做了一个梦。 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整个时间下来也不超过5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5分钟,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和疏漏都可能使这个鲜活的生命丧失。随后的检查发现,病人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当天做了心脏介入手术。由于这个病人,我们得到了某部委送来的表扬信。 当我们总结这个病例时,我开玩笑地说:“我们成功的关键是,病人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去‘死’,也碰上了XX护士比来抢病人的‘小鬼儿’跑得还快。” 这话听起来有点儿不顺耳,但这是事实。 一个人如果心跳停止(这个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了)叫做“临床死亡”。这时候必须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靠人工来维持心脏的射血功能,维持细胞的存活,特别是我们的大脑细胞的存活,然后才有希望进行其他抢救治疗。如果在4分钟内不能有效地复苏,脑细胞将出现永久的、不可能恢复的死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学死亡,意味着我们人体的死亡。 这个病人在我们的分诊台前出现了心跳停止,而我们的分诊护士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病人出现异常的迹象——眼神的朦胧。然后立即启动了抢救程序:呼叫医生并把病人送进抢救室进行抢救。一切都那么迅速、那么顺利,病人活了。 试想,如果病人倒在我们急诊科的门外,会有人及时发现他吗?星期日的早上8:15,所有该上班的医生都来了,下班的医生没有走;送饭的家属回去了,不送饭的家属在睡觉,谁发现他? 即使有人发现,这个人会怎么做?进到急诊科叫医生。他会怎么说?他会说“外面有一个人晕倒了,你们去看看吧。” 我们的医生会知道是心脏停止的病人吗?会带抢救车或设备吗?他一个人能把病人抬到车上吗?等等、等等,我们的4分钟时间一定没有了。 再想,如果我们的分诊护士不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不能及时呼救以及“小跑”着处理这一切,4分钟转眼就过去了,而且很可能病人会从凳子上跌下去,会不会出现摔伤或其他意外? 看起来分诊护士在分诊台干着各种各样的“杂活”,嘴里一直不停地解答者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她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大家没有发现,那就是,她们在用眼睛发现着每一例病人的危及生命的迹象。 ■评论 命悬一线妙手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王一方 这样的故事在急诊室里司空见惯,它生动反映了心脏骤停患者分秒必争的急救转归。当时,患者命悬阴阳两界之间,先一步、迟一步效果截然不同,要知道人的心脑器官对缺血高度敏感,几分钟时间内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坏死,陷患者于不救。 这个成功救治的案例可总结之处很多,一是分诊护士的高度敏感,训练有素,接诊第一眼就已经洞察到病情凶险,尽可能询问最主要的不适,采集最重要的指征;二是急救团队的高度机动性(若被非紧急患者所拦截,后果则是另一番景象),团队协同与衔接几乎是丝丝入扣,分诊护士一呼叫就立刻形成快速的抢救力量,立刻实施心肺复苏、除颤、给氧、开放静脉,一气呵成,十分流畅,没有片刻拖沓;三是设备状态完好,除颤器快速连接,当即显效,及时恢复了窦性心律;四是该患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