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除直肠大息肉195例临床分析.docVIP

内镜下切除直肠大息肉195例临床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镜下切除直肠大息肉195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195例临床分析 廖嘉忠 邓有辉 黄培宁 彭乃宝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百色 533000)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8年1月~2011年8月进行内镜下切除的195例结直肠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例结直肠大息肉经内镜切除全部获得成功,21例(10.8%)术后出现明显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均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者出现穿孔(1.02%),给予止血夹夹闭成功,避免了外科手术修补。腺瘤性息肉是本组中最常见的病变(85.4%),8例出现恶变,腺瘤息肉异型增生程度与息肉大小密切相关。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11例腺瘤病人复发,再次于内镜下完全切除;3例黏膜内癌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是一项安全有效、费用少,病人痛苦轻,适用范围广、可避免外科手术的内镜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腺瘤息肉异型增生程度与息肉大小密切相关,提示腺瘤息肉需要早期干预治疗。 关键词:结直肠大息肉 内镜治疗 随着内镜的普及应用和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下切除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基底较宽或有滋养血管的消化道大息肉,内镜下切除易发生出血或穿孔,很多学者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顾虑。我院自1998年1月~2011年8月以来共治疗195例(206枚)结直肠大息肉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1998年1月~2011年8月,我们对195例经内镜检查确认最大直径≥2cm的结直肠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共切除大息肉206个。其中,男性106例,女性89例;年龄2~76岁,平均54.2岁。 1.2 器械与方法 1.2.1 所用器械 采用Olympus CF-40I纤维结肠镜 ;Olympus CF-260I、Olympus CF-Q150电子结肠镜 ;Olympus PSD-20型高频电发生器、ERBE VIO-200 S高频电装置和APC 2氩离子凝固器;SD-16U-1型圈套器;热活检钳,Olympus NM-2K型注射针,Olympus钛夹(MD850型、MD59型)及其配套的推送器(HX-5LR-I);黏膜下注射液:1:2 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染色剂:0.5%美蓝。 1.2.2 术前准备 以33%硫酸镁溶液200ml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进行肠道准备,待泻下6~8次大便后进行结肠镜治疗;对仅存在直肠大息肉的病例或不愿口服导泻药的患儿,可用开塞露3~4支塞肛刺激排便清洁肠道。9岁以下患儿可在全麻下进行,术前禁饮禁食6h。治疗前均常规行全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于内镜下观察息肉大小、形态、基底类型;再以0.5%美蓝内镜下染色,观察息肉边界、腺窝开口类型;内镜下注气、吸气行气量诱导试验,观察基底部活动度;对无蒂大息肉则靠近其基底行黏膜下注射观察息肉隆起是否完全(非提起征),并行活检,判断病灶为良性或恶性病变,通过上述步骤确定病变为非浸润癌方可实施内镜下切除。术前常规查血型、凝血功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告知可能获得的益处和风险。 1.2.3 电切方法 单人操作进镜,发现息肉后尽可能将息肉置于视野的6~7点钟位前方,适量注气,吸净周围液体,充分暴露息肉,并始终保持此位置。在圈套息肉时,对有蒂息肉,圈套丝应靠近息肉头部,套紧后回拉上提,并轻微反复张开、收紧,直至确认圈套丝的位置合适后再套紧圈套丝,避免太靠近肠壁或套住对侧肠粘膜,保留0.5~1.0cm长的残蒂可保证有充分的电凝避免出血,预防穿孔的发生。对﹥2.5cm的较大息肉,应采用肠壁密切接触法分块切除;如果蒂部较粗,为预防出血,可先用止血夹钳夹蒂部后再行电切。对亚蒂或广基息肉,先于病灶口侧、距基底边缘1、2mm进针,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再于病灶肛侧黏膜下注射,至病变部隆起,视情况可多次实施。再以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行高频电凝切除。圈套时包含病灶周围部分正常黏膜,一次圈套难于完成者予分次圈套,行分片黏膜切除。确定基底部及切缘无病灶残留,用五爪钳回收所有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一般采用混合电切模式,电凝输出功率30~40W,电切输出功率60~80W,每次通电2~3S,凝切交替,注意拉紧圈套器与放电的同步动作,避免机械切割,造成残端出血。息肉切除后应仔细观察残端有无出血,如有可局部电凝、APC凝固、局部喷洒或注射肾上腺素或使用止血夹;对宽基息肉切除后创面的处理包括创面血管处理与边缘检查,通常采用氩气刀、热活检钳、止血夹等技术处理巨大溃疡创面,预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若有残留组织

文档评论(0)

h0r3d7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