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会的才我们应该教的.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不会的才我们应该教的

学生不会的才是我们应该教的 今天是9月2号。第一节照例是我的语文课,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 我和五(10)班的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就从这里开始了。 ????板书课题以后,我请一个女同学来读课文。小女孩人长得清秀,声音也动听,书读得很流畅。正当我陶醉在这赏心悦耳的朗读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斜线所分割的是该同学朗读时的断句。) ?????我急忙叫停。“不着急,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我知道自己的语气很温和。 ?????女孩子心理素质很好,马上调整:“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我知道第一次出错是因为对词语的不十分理解,于是,在女孩子把这句话读正确以后,我示意她停了下来,然后把“学兄”“学弟”两个词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这个句子,并说说理解。 ????“三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年级高,所以,三年级是‘学兄’,一年级是‘学弟’。”一个男孩子说。 ????“什么人才称‘兄’和‘弟’?”我追问。 “男的。”这个问题看来不是问题。 “如此,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学生沉默了,“再读读这句话。” “好像三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都是男的,没有女的。”又是一个男孩子。 教室里笑声一片。 ????“如果三年级和一年级都有女孩子呢?这里又该如何称呼?”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发言。我知道学生没有过这样的概念,于是就告诉他们:“年级高的,无论男女,都可以称作学长。女孩子可以成为学姐、学妹。” ????同学们恍然大悟。 ? ?????朗读继续进行。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学生很明显不会读儿化音,把“儿”单独作为一个音节念了出来。我把“衣襟儿”写在黑板上,领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法。 ?????接着又是一个儿化音“娘儿俩走累了……”,学生照样把“娘儿俩”读成了三个音节。我继续教,并让学生一个个来读,也许是地方语言习惯问题,学生们读得有点吃力。 ?????“什么人可以成为‘娘儿俩’?”我的问题又来了。 ?????“妈妈和儿子。” ?????“那么妈妈和女儿呢?能称为‘娘儿俩’么?”我总喜欢把问题分成层次,这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深入。 ?????“能……”孩子们们都有点犹豫。 ??????我微笑着肯定。但是,问题又变了:“如果是爸爸和儿子、女儿呢?叫什么?” ????“爹儿俩。”几个同学抢先发言。 我忍不住笑起来——爹儿俩,亏他们能想起这词儿来! “爷儿俩!”更多的同学反驳。 ?????我把“爷儿俩”写在黑板上。 ?????接下来的问题依然出在儿化上。 ?????“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依然是把“儿”读成了一个独立的音节。 ??????“同学们,‘儿’和‘花’连在一起的时候,很特殊。一般情况下在文章中要读成一个音节,而在诗词歌曲中要读成两个音节。例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这一句中就不好唱成一个音节了。” ?????很多同学抓紧拿出笔记录下来。 ?????就这样,读读停停,教教练练,一篇三、四分钟就能读完的课文竟然用了十多分钟才读完。学生读得兴致盎然,毫无倦怠之色。我也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反而觉得这一遍读书好有价值,因为,我实实在在解决了学生不懂的问题。 ??????是啊,学生不懂的才应该是我们要教的。

文档评论(0)

wst34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