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 ——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 翟学伟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E-mail:njxw_zhai@ 163.com Abstract :Social-psychological endurance should refer to the social members negative attitudes and reactions when they face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s for the endurance linits,Maslow s needs hierarchy theory can be applied here to study its work and order 。While putting the concept to the social context or change ,a researcher could judge the degree of it by surveying the value choice of social risk ,social trust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satisfaction 。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of Chinese value choice,although the people seem to hardly have the capability to adopt themselves to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personal network have been reducing the stress which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endurance brought about or delaying the coming of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crisis 。 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不但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影响和改变社会,而且社会也在为 他们提供许多不可多得的思考空间和问题焦点。例如,曾有研究者指出, “转型”原来不 是一个社会科学概念 (晏辉,1998 ),但今天谁不使用它,恐怕已很难说清当今中国社会 的现状了。而 “社会心理承受力”据说原先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它作为一个研究概念是到 80 年代才出现的(张大均,1997),其产生的合理性可能是学者希望在经济转轨和社会 转型时期,能寻求一个贴切的概念来说明广大民众所做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反应吧。但就 目前有关研究来看,这个概念的含义还不甚清楚,影响了实证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此提出 作者的理论见解并试图为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寻求有关经验的证明。 一、概念的再定义 关于社会心理承受力,我们见到的比较完整定义 (张大均,1997 )是这样说的: “社会 心理承受力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刺激和已有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结构,它表现 为人们对社会生活 (广义的)变化的理解、适应、应激、耐受和平衡方面的能力。”这个定 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以下两个定义的影响,即有学者(姚俭建,1988 ;霍树生、郝贵生、 王秀阁,1987 )提出: “心理承受力是人的心理对外界刺激所能接受的程度。它是人的心理 ∗本文是国家教委 “九五”课题 “经济转型中各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承受力”最终成果的一部分。 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部分由内蒙古大学哲学系硕士生马怡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欧阳晓明完成,她们 帮我收集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文献,特在此表示感谢。 - 1 - 反应能力、应激能力、抗压能力和平衡能力综合作用而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管理)砌砖及基础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DB11∕T 1748-2020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pdf
- 三年级劳动技术浙教版下册:任务二 煮鸡蛋 蒸馒头-教学课件.pptx
- (高清版)-B-T 34590.10-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0部分:指南.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docx
- 2025新修订《监察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NB∕T 25043.6-2016 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6部分:管道.pdf
- 2025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天天练100题.pdf VIP
- 《小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游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