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欲望社会”启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低欲望社会”启示

日本“低欲望社会”启示   日本经济评论家、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新书《低欲望社会》里敏锐捕捉到了日本年轻世代的普遍心理和生活态度,他们不愿意再背负风险,晚婚化、少子化,丧失物欲、成功欲,消费意愿低迷。中国的“软世代”与他们不乏相似之处,都是不再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将奋斗、拼搏看做人生意义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唯一。战后日本社会走过的路,中国正经历着部分相似的轨迹,比如经济结束高速增长、第一代奋斗者完成财富积累后,社会的活力相对减弱。日本当下面临的问题,或可给中国一点启示:基本的物质生活无忧后,新的社会蓝图应该如何勾画?对此,本刊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室主任、研究员胡澎,谈谈她所了解的日本社会和经济泡沫破灭后人们的生活态度转折 Q A N-南风窗 H-胡澎 父辈的精神远去 N:大前研一提出日本处于一个“低欲望社会”,针对他总结的几条表现,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H:日本战后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非常相似,有不少社会问题是日本已经解决,而我们现在面对的,也有一些社会问题是中日两国共同面对的。研究战后以来的日本社会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大前研一写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对日本社会的担忧。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年轻人就会深受影响,年轻人缺乏创造力和活力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目前,对日本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少子老龄化,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现在的日本社会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少子化、老龄化,它严重困扰着日本国家的发展。在日本,处处都能感受到老龄化社会的氛围,东京、大阪等大都市的感受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如果去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就不一样了。我在伊势待过一段时间,90年代曾留学富山大学,富山县位于日本的北陆地区,靠近日本海。在远离繁华的都市圈或偏僻一点的地方,你会看到,大街上年轻人的身影很少,人口都转移向大都市了。另外,由于人口锐减,地方社会经济萧条,不少商业街的店铺都倒闭了,房屋空置率也很高。所以,日本地方社会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很宁静,但是缺少活力。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旨在振兴地方经济。2015年安倍政府亮出“新三支箭”,提出了要构建“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其思路就是基于日本的社会已经缺乏活力了。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27%,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生孩子,即便有这种想法和意愿,也由于各种原因不太容易实现。这些都是目前日本社??的一个大背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年轻人跟他们的父辈就不太一样了,其突出表现就是“欲望较低” N:他们的父辈的价值观与日本的经济起飞可以说互为影响,那时候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不是清晰明了? H:日本的“团块世代”就是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这代人直接支撑了日本的经济,当时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作为“企业战士”,在企业里兢兢业业,为企业奉献一生,女性则是守护家庭,相夫教子,做全职太太。这样的家庭模式支撑了战后以来日本的经济的高速增长 到他们的孩子那一辈,也就是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现在四五十岁的这代人,日本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一穷二白。1964年日本举办了东京奥运会,1968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了70年代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相当繁荣,非常引人注目了,全世界都很吃惊日本的发展速度。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整个日本社会是一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状态。而且,80年代的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化”,提倡国际奉献。当时的日本掀起了海外旅行热潮,喜欢到处买名牌 那个年代和现在的中国社会有点像,经济发展很快,收入不断提高,日本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贷款买房、买车的欲望很强。那时候日本人的理想生活就是有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两个孩子,丈夫是公司职员,妻子是家庭主妇。而且,在70年代的时候,随着日本国民收入的提高,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形成,也就是所谓的“一亿总中流”,在这样的社会,贫富差距不大,每一家的生活基本上差不多,家庭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异。那代人流行的是社内结婚,自由恋爱。女性就业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很多女性大学、大专毕业后就职,工作几年后,以结婚为契机辞职回家做专职主妇。当时,大多数女性将结婚作为永久的就职。总之,摆在女性面前的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而且,那代人在当时的离婚率非常低,不是说夫妻感情没有问题,相反,很多夫妻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因为丈夫作为企业员工,很早就出去上班了,晚上很晚才回家,除了加班还要应酬。丈夫参与家务、子女教育非常少。之所以离婚率低,是因为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企业在发展,他为企业所做的贡献是可预见回报的,这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抑制了夫妻感情上的问题,大家一起互相支撑着过好小日子最重要。所以,在90年代以后才会出现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