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治疗知识-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情况】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病发生中很频繁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乌鳢、虹鳟、裂腹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症状】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 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鱼体体表以尾尖白、鳍条尖白为典型症状。 草鱼绿肝 团头鲂肝病变 鲈鱼肝病变 【综合防治措施】⑴、科学投喂对肝病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培育良好的水质,配制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 ⑵、正确用药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喹乙醇、四环素族抗生素等,要做到合 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溴氯菊酯、敌敌畏、敌百虫、硫酸铜、敌杀死、林丹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鱼药或以农药代替鱼药施放于水体中。在治疗肝病时要尽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既要对症治疗,又要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内服杀菌药连喂5~7天。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 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组成方剂防治肝病,以下处方可以参考使用:当归、白芍、丹参、郁金、柴胡、黄芪、党参、山药、生地、泽泻、板蓝根、山楂、甘草等,该方剂具有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作用。 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注意: 外用药:发生此病时鱼类的体质很弱,因此建议不要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药物最好用一元二氧化氯或二氧化氯制剂。内服药:此病发生时鱼类的肠道内壁虽然严重充血,但它不同于普通的细菌性肠炎,因此建议不要使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这类的抗生素制剂,最好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如三黄粉等,同时用维生素拌饵内服。 14.水霉病与鳃霉病 ⑴水霉病又叫肤霉病,属于真菌病,不仅危害水产动物的幼体及成体,且危及卵。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但是水霉病常见的两种菌属水霉和绵霉的繁殖适温为13~18℃。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均可被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 别快,所以水霉是腐生性的,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症状】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故叫“太阳籽”。 【防治】本病在于预防,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在 放鱼苗的时候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入塘前用1-2%食盐浸洗鱼体。 鲈鱼水霉 ⑵鳃霉病与粘细菌性烂鳃病完全相同。它是由鳃霉菌侵入鳃丝引起的疾病,通过菌孢子与鳃直接接触而感染,主要流行于热天,5~10月,尤以5~7月为甚,当水质恶化特别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时容易暴发此病,在几天内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症状】病鱼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有出血、淤血或缺血的斑点,呈现花鳃;病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防治】目 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清除池中过多淤泥,用生石灰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尤其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灌注清水,每月全池遍洒1次生石灰,掌握投饲量及施肥量,有机肥料必须经发酵后才能放入池中。 15.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 该病流行于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发病鱼池的 共同特点就是池水呈酸性,pH5~6.5,水温在22~32℃,放养密度大,缺乏饲料,鱼体消瘦。全年都有发生尤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发病季节,下塘15天左右的鱼苗和刚转入培育冬片的鱼种最易患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