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课件4-奶牛酮病防控
封面-示意 培训材料四:奶牛酮病的防控 新希望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高级兽医师 中国奶协专家库兽医专家 姚 智 深 主要内容 危害及发病规律 一、概况 二、症状 三、诊断 四、治疗 五、防控 一、概况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它是分娩后的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以精神异常、消化功能障碍、瘫痪,血酮、尿酮及乳酮增高为特征。还可以出现低血糖症、血浆游离性脂肪酸升高、脂肪肝、肝糖原水平降低等。 本病的这一系列变化与泌乳早期产奶水平升高,而能量供应不能满足泌乳消耗,机体动用脂肪,肝脏分解氧化不足产生过多酮体有关。 酮病各年龄段的牛均可发病,以3~6胎成母牛发病率最高。通常发生于产后1~6周,最迟不超过6周。此时产奶量达到高峰,而食欲和干物质采食量没有达到高峰。在泌乳早期,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此时肝脏会动员体脂,以弥补能量缺乏,同时体重下降,奶牛会出现轻微的血酮、尿酮和奶酮的升高。这是高产奶牛的正常代谢调节,如果此时任何应激因素影响采食,破坏了代谢调节平衡,就可能出现临床性酮病。 一、概况 病因主要有: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过多饲喂含有大量乙酸、丁酸的青贮饲料;过于肥胖奶牛,内分泌发生障碍;继发于产后瘫痪、真胃移位、前胃弛缓、瘤胃膨气、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一、概况 二、症状 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奶量急剧下降,尿或奶呈现酮体阳性反应。 临床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消化型:临床上大部分是这种型,多发生于分娩后的2周以内。病牛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反刍减少,食欲不振,不吃精料,瘤胃膨胀,产奶下降直至顽固性消化障碍,食欲废绝,逐渐消瘦等。在左肷部听诊,多数情况下可听到与心音音调一致的血管音;(食欲时好时差或顽固前胃迟缓) 神经型:此型酮病通常很少见,典型病例症状明显。病牛常在消耗型的基础上突然发病,初期表现兴奋,精神高度紧张、不安,大量的流涎,磨牙空口咀嚼,吃草与反刍停止。视力下降,走路不稳,横冲直撞。个别病例全身肌肉紧张,四肢叉开或相互交叉,震颤、吼叫,感觉过敏,通常持续1~2h。这种兴奋过程一般持续1~2d后转入抑制期,反应迟钝,精神高度沉郁,严重者处于昏迷状态。少数轻型病牛仅表现精神沉郁,低头耷耳,对外界刺激反应下降。(兴奋、沉郁或神经质) 虽然此型症状比较重,但如果进行适当的治疗后神经症状很快就能消失。 二、症状 二、症状 二、症状 瘫痪型:多发生在分娩后数日内,病牛虽然呈现产后瘫痪的症状,但给予钙剂治疗也不见效;(瘫痪病牛治疗无效要检测酮体). 病牛常常卧地不起,脊椎骨呈“S”状弯曲,脑部常围绕肘部。病牛许多症状与生产瘫痪类似,但其特点是病牛产奶量高、消瘦、体重减少、食欲不振,一般称生产瘫痪型酮病。 继发型:此型继发于乳房炎、子宫炎、真胃变位、脂肪肝等疾病,几乎所有引起食欲下降或废绝(发热、疼痛等)的消耗性疾病均可继发酮病,特别是肥胖牛。症状和转归因原发病不同而有差异。 二、症状 1、根据奶牛的营养,膘情、产后时间(多发生在1-6周)、食差、低乳,以及神经症状和呼吸气体丙酮气味就可初步诊断。 2、通过生化试验结果,特别是通过血酮、奶酮、血糖等化验结果可以确诊。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时产生的中间代谢物。酮病的主要表现特征:机体酮体(β-羟丁酸70%、乙酰乙酸28%、丙酮2%)水平升高,血糖水平降低。 临床型酮病:酮体气味、消耗性症状、神经症状、实验室检测。 亚临床酮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低血糖、高血酮。需要借助实验室或试剂盒测β-羟丁酸。 β-羟丁酸1.2mmol/L-2.5mmol/L时诊断为亚临床酮病。 β-羟丁酸高于2.5mmo/L时诊断为临床型酮病。 三、诊断 封面-示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