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 第四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 第四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聚落 1.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是房屋建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集合体。 2.分类:城市、农村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城市 农业人口为主 较小 较早 非农业人口为主 较大 较晚 河谷阶地,既接近水源,便于灌溉,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有防御作用。 思考: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半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这样的地形上?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案例1:半坡原始村落模型 甲 乙 1.比较甲乙两图中村落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规模 密度 人口 格局 少 多 大 小 小 大 团聚型棋盘式 点状 山地、丘陵 平原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案例2 平原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聚落分布规模受地形的限制较小,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 案例2 平原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地区 地形 规模 聚落 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南方丘陵区 平坦广阔 地形复杂 较大 较小 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较多 较少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南北方聚落差异 呈多边形的村落 呈棋盘状的西安市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下问题: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又因为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 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支流,穿越城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案例3 丽江古城 气候适宜的地区多形成聚落 盆地:四周被山地环绕,中部比较低平的地形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分析本地区绿洲分布什么地方? 2、分析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 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 案例4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河流沿岸的地区多形成聚落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北方平原地区 南方丘陵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多分布在绿洲上 分布在河谷地区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的影响因素 聚落的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交通政治、军事 风俗习惯 位置 形态 规模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分布 生产方式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道难》李白 (一)地势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活动:对比上面两图,分析我国地势与交通线路密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一)地势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特点 :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案例1 中国地势与交通密度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势 主要 地形 经济发展 人口 分布 城市 分布 交通线路密度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水平低 发展慢 稀疏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水平较高 较密 较大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水平高 发展快 密集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 较密 稀疏 密集 小 大 规律一: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小 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因而交通线路多;而第一级阶梯是高寒地区,海拔最高,因而交通线路最稀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省大致可分为哪两个地形区?地形有何特点? 西部山地高原 东部四川盆地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案例2 四川地形与交通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稠密,基本呈网状分布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案例2 四川地形与交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doc
- ISO15189质量手册--输血科通用模版(文档-100页).docx VIP
- RBA6.0版标准资料学习课件.ppt VIP
- 2025年北森领导力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I政务大厅业务平台架构方案.pptx VIP
- 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ptx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必威体育精装版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pptx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北森在线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