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两汉文学(4) 第三讲:诗经(一) 第三章《诗经》 第一节:简明概说 第二节:思想内容 第三节:艺术成就 第一节:简明概说 一、名称和篇数 二、编订与分类 三、时代与地域 四、应用与流传 一、名称和篇数 (一)名称: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即被列为儒家所谓六经之一,但并未获得后世那样受尊崇的地位。汉武帝时,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之一,从此便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称为《诗经》。 (二)篇数: ——《诗经》存目311篇,实际存诗为305篇,另有六篇为所谓的“笙诗”,有目无辞。它们是《南陔》、《白华》、《华黍》(以上三篇见《小雅》鹿鸣之什)、《由庚》、《崇丘》、《由仪》(以上三篇见《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何为“笙诗”?以笙为乐器吹奏的乐曲,称之为“笙诗”;关于“笙诗”,历来有“有义亡辞”与“有声无辞”二说,多以后说为信。 二、编订与分类 (一)编订: 1、乐歌总集: ——《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其305篇作品均为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一点古籍早有记载。后古乐失传,乃有可歌与不可歌之诗。至宋以后,始有所谓《诗》不入乐之说,但学者们多有不从; 2、删汰编订: (1)“采诗”之说: ——据古代典籍记载,古有所谓“采诗之官”,专于民间采诗,献诸朝廷,作为统治者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 (2)“献诗”之说: ——即指统治阶层中的贵族文人,有目的的作诗以献君王,其意在“补察其政”。 (3)“删诗”之说: ——司马迁称古诗原有3000余篇,经孔子删定为305篇,此即所谓孔子“删诗”之说。但自唐代孔颖达已疑其说,后世学者亦多不信。一般认为是出于周王朝的乐师、乐工们之手,但孔子也确曾作过一番整理的工作。它的结集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 3、关于作者: ——《诗经》作品主要来源于公卿列士所献之诗,和采自民间而经乐官加工修订的民歌,故其作者多难以确指。 (二)分类: ——《诗经》是按《风》、《雅》、《颂》分类编排的。 1、《风》: ——即《国风》,包括15国风,指:周(11),召(14),邶(19),鄘(10),卫(10),王(10),郑(21),齐(11),魏(7),唐(12),秦(10),陈(10),桧(4),曹(4),豳(7)。共计160篇。 何为“风”? ①或从封建政治、道德、伦理着眼; ②或从风土、民俗的观点阐释; ③或以为诗体; ④或释为讽诵之诗; ⑤一般认为:“风”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即地方乐调。 2、《雅》: ——分《大雅》(31)、《小雅》(74),共105篇。 ——《小雅》分《鹿鸣//南有嘉鱼//鸿雁//节南山//谷风//甫田//鱼藻//瓠叶之什》;《大雅》分《文王//生民//荡之什》等。 何为“雅”? ——解释甚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雅”即“正”,又与“夏”通。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时亦自称夏人。王畿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其言称为正声,亦称“雅言”,意为标准音,类似今天的普通话。当时宫廷和贵族所用乐歌即为正声、正乐。因此,《诗经》中的《雅》是指王畿之乐,是地方之乐相对而言的正乐。这一名称反映了当时的尊王观念。何为“大雅”与“小雅”?二雅在内容与风格上有所不同,现在认为二雅之分,是与它们的音乐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 3、《颂》: 分《周//鲁//商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它有两个特点: ①内容特点: 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 ②形式特点: 诗、乐、舞三而合一;篇幅简短,韵律缺乏规则,不分章叠句; 4、“六义”、“四始”: (1)六义: 又称“六诗”,指: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认为:赋、比、兴是《诗》之所用,即表现手法;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即《诗》的体制。 (2)四始: 这与《诗经》的编排顺序有关: A、《风》、《小雅》、《大雅》、《颂》谓之四始;(《毛诗正义》卷一毛序); B、《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史记-孔子世家》; C、四始者,《风》、《小雅》、《大雅》、《颂》也;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然则此四者是人君兴废之始,故谓之四始也。(《毛诗正义》卷一疏)。 三:时代与地域 (一)时代: 确切年代,难以考定。但可大致论定其创作时期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大约500年间。 1、《颂》的时代: 时代最早,其中最早又为《周颂》。 A、《周颂》主要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昭王时期; B、《商颂》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殷商后裔宋国的宗庙祭祀乐歌,也有认为应属商朝晚期之作。 C、《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为鲁僖公至鲁文公时代(前659----前609)的作品。 2、二《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