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类型对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_郑瞳.pdfVIP

立地类型对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_郑瞳.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地类型对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_郑瞳

本文摘自赤峰学院学报 立地类型对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 影响 ∗ 郑  瞳,牟长城 ,张  毅,李娜娜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40 摘要:运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 氮分析方法,测定了我国温带张广才岭7种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坡位和阴坡上、中、下坡位及 谷地)天然白桦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天然白桦林生态 2 系统碳库及其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①白桦林植被碳储量((76.28±18.11)—(115.57±5.59)tC/ hm )在阴、阳坡的上 坡位和下坡位显著高于谷地35.1%—51.5%(P<0.05),阴、阳坡中坡位高于谷地但差异性不显著(32.5%—33.6%,P>0.05);② 2 其土壤碳储量((81.53±6.15)—(181.90±21.62) tC/ hm )在阳坡各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下部与谷地 24.0%—123.1%(P< 0.05),阴坡上、中部显著高于阴坡下部和谷地 36.0%—81.2%(P<0.05);③其生态系统碳储量((174.57±20.27)—(282.96± 2 17.92) tC/ hm )在阳坡各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下坡位与谷地 14.1%—62.1%(P<0.05),阴坡上、中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下坡位与 -2 -1 谷地 19.5%—48.1%(P<0.05);④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6.98±1.60)—(9.59±0.69) t hm a )在阴、阳坡上坡位显著高于阴坡 中坡位34.2%—37.4%(P<0.05),其他4个立地类型高于阴坡中坡位但差异性不显著(8.5%—20.6%,P>0.05);⑤其年净固碳 -2 -1 量((3.26±0.74)—(4.56±0.36) tC hm a )在阳坡上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坡位39.9%(P<0.05),其他5个立地类型高于阴坡 中坡位但差异性不显著(9.2%—30.4%,P>0.05)。 因此,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均存在着明显的 立地分异规律性,故在评价与管理我国温带白桦林碳汇时应考虑立地类型影响。 关键词:张广才岭;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年净固碳量;立地影响 Effects of site condition on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in a natural 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 in the Zhangguangcai Mountains,China ∗ ZHENGTong,MU Changcheng ,ZHANG Yi,LI Nana Centerfor EcologicalResearch,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vegetation and soi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annual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ANCS) in a natural white birch (Betula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in the Zhangguangcai Mountains of China weremeasuredusingrelativegrowthequationsandthecarbon/ nitrogenanalytical approach.Measurementsweretaken at seven sites,including the top,middle,and lower regions of bo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