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湖南《大公报》看端午节
从湖南《大公报》看端午节
一、引言
所谓恶月、恶日,就是因为这时节,正值植物葱茏、生意盎然、天气渐热、瘟疫易起、疾病易生,且百虫也四处觅食、到处活动、毒虫也易伤人,故有“恶月”之称。这一切,正说明人对天时、地宜,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认识了天时四季的变化与地上动植物活动生长的规律,掌握了瘟疫百病与天地运行变化的关系。……掌握了各种动植物的属性性能,所以能够采用各种“以物降物”的措施,能及时预防或消除恶月期间可能给人造成的疾病和危害,如吃粽子、戴香包、悬艾草、挂菖蒲、饮雄黄酒等。
二、“铁打的”节庆
事物的转变,往往不会一蹴而就。这一时期湖南的端午亦保留了许多传统夏节的活动:
是日,不事事而大相见互道庆祝。掘菖蒲于涧,与艾及葛藤等共悬诸门,饮酒和以武都雄黄,妇孺或囗诸额淋漓。……此外尚有角黍之食与龙舟之戏。
而《大公报》上的节令小词更是将当时夏节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
街头雨过不成行,提盒纷纷送礼忙。闻道儿童相对语,今朝佳节是端阳。……劝君多饮雄黄酒,此酒能令百毒消。……竹叶新裁手细搓,抟成角黍费张罗。……依样游人多似囗,出城非为看龙船。……菖蒲高插葛藤悬,辟恶而今习俗传。
就连时任湖南督军的军阀张敬尧都在农历五月十五,这一天委派下属“恭祀定湘王”可见当时端午之“传统”仍具有相当力量。
如果我们将视野稍微拉长,便会发现,这十年中的端午,有两项活动自始至终“岿然不动”:一者是统治者给予下属“犒赏”;另者便是赛龙舟。
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始终存在着数额不菲的犒赏。例如,谭延在位时:
昨日为旧历端节,谭督军以各士兵辗转鏖战,辛苦备尝,昨特每名犒赏小洋二角,以资度节。
就算是唐生智所统治的战乱时期,仍可“以六万八千元支配”。
我们不禁会问:这些视财如命的军阀们何以如此慷慨?事实上,自古以来,端午赏赐便“是笼络臣下的一种手段”。从汉章帝到唐明皇,端午赏赐的典故源远流长,军阀亦自在其中。由于那是一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期,所以那些于乱世中求生存的“大佬”们便更加迫切地利用端午犒赏这一“习俗”来收买人心,以求自保。
除了犒赏,另一个突出的活动便是龙舟竞渡。实际上,早在1919年,官方便已明令禁止赛龙舟:
去年端午,湘潭龙舟竞渡,大起冲突,溺毙多人,致成诉讼。于是官绅议将各埠龙舟焚毁。今岁五月五日之前,官厅亦曾出示禁止。
且这一禁令陆续保持了多年,令文也愈发严厉:
叶戒严司令,昨布告禁赛龙舟。文云:“照得龙舟竞渡,原为追吊屈原,人民好胜争斗,往往酿成事端。现值戒严时候,理应镇静勿喧。合行布告禁止,违者带究不宽。
然而,事实上,这一禁令基本没能起到多少实际效果,人民依然踊跃参与:
禁止龙舟,戒严司令与警厅,具有布告,然其效力实等于零。下午四时后,……江中竞赛龙舟,不下三四十条。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大有歌舞升平气象。……江中则有无数小划,各载男女十余人,往来游观,显极一时之盛。
对此,似乎官方也无可奈何:
乃至是日,江中竟发现二三龙舟,警察不加制止。
众所周知,端午竞渡源自屈原投江的故事。但事实上,恐怕大多数群众真正关注的并非屈原,而是端午这一节庆所提供给他们的文娱机会。但聪明的人们知道如果仅仅只是“为玩而玩”,则这一活动必然会被打入“封建迷信”的清缴行列之中。所以,他们打出了屈原这一殉国英雄的金字招牌,从而使他们的意图得以保全。这一方面迎合了新型政体下国家对国民“爱国”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那一时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族入侵的必然反应,而这也正是端节内涵的一个转变之处。
三、“流水的”人
北洋军阀时期亦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国民与乡民、市民与农民等新老概念的对立交替。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立志改造中国的社会面貌,端午节也在这一时代的洪流中经历着种种变迁。
具体来说,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湖南端午节有两个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节庆形式的变化。考察《大公报》这一时期有关端午的报道不难得知,从普通大众的民俗习惯到社会群体的活动组织乃至官方的意识形态,无不有异。《广荆楚岁时记》就明确说: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一名长命缕,一名条达。今此俗已不可见矣。
请你们把端阳节的用费,到游艺大会看一看热闹,所花的钱不多,所救灾民的命实在不少。
这个大会的事项和内容十分丰富,“跳舞游戏”、“双簧”、“电影”、“欧美戏曲”、“西洋钢琴”,林林总总,无所不有,甚至连博彩都在其中。但是,单看这些项目,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在端节当日举办的活动,诸如划龙舟、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