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写作指导.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写作指导

对联写作指导 篇一:对联写作指导 对联写作指导 《对联写作指导》 尹贤 编著 目 录 自 序 第 一 讲 对联概说 第 二 讲 对联的分类 第 三 讲 对联的格律 第 四 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 第 五 讲 怎样分辨平仄声 第 六 讲 平仄声的调配 第 七 讲 对仗用词的门类 第 八 讲 对仗的种类 第 九 讲 对联的章法 第 十 讲 对联的句法 第十一讲 对联的一般修辞手法 第十二讲 巧趣联的修辞手法 第十三讲 怎样撰写常用联 第十四讲 对联的学习和写作 第十五讲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附 一 《笠翁对韵》简编(略) 附 二 常用对联选辑(略) 自 序 这本书原想命名为《对联写作试谈》,因为自己涉猎对联甚少,才疏学浅,实不敢说“指导”。由于花城出版社要与拙著《诗词写作指导》配套,成为姊妹篇,所以斗胆同意用了现名。 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初学对联的朋友有所帮助,知道对联的一些规矩和讲究,明确努力方向,能解决习作中一点实际问题。 希望这本书,能够对许多创作对联和辅导对联的朋友多少有点参考价值,省却翻检某些材料的麻烦。如果能得到专家的首肯,认为其中确有一点可参考之处,那就令我深感荣幸,喜出望外了。 本书关于对联的规矩、要求,根据时贤的观点讲解,讲得比较多而且较细,立的标准较高。这有什么必要呢?不是有名人说不必在格律上讲究大多吗? 是的,著名作家姚雪垠说过:“在工厂农村,遇国庆或元旦贴出对联,不必在格律上讲究大多,只要字数相等,大体对偶,按普通话上联落脚仄声,下联落脚平声,我看就算可以了。”鄙人完全赞同。但是,他同时又说过:“在名园古迹,游览胜地……倘若需要撰写新的对联,必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力求达到上乘。”那上乘的对联,在格律上的讲究,一般就多一些。因此,本书对格律讲得较多看来还是必要的,只是大多的讲究没有能讲出来。 笔者不赞成某些专家歧视那些大体骈偶,“就算可以”的对联,不赞成因一字平仄不合就连连摇头叹气的“一票否决”制。对联不应格律至上,应以思想、形象、意境至上。文化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人民需要对联,对联需要人民。只有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对联事业,才是对联的真正振兴。格律至上,会疏离群众,孤立自己。 笔者也不赞成认为格律无关紧要,只要意思好就行的“格律至下”论。不讲对仗,等于消灭对联。一概满足于“就算可以”的对联,让对联长时期大面积地处于较低标准,也不可能有对联的真正振兴。可以讲求很好对仗而不讲求,听其粗服蓬鬓,至少是对这位美人的不尊重。雪中要送炭,锦上要添花。能在思想、形象、意境美好的基础上,又能做到对仗工稳,“德艺双馨”,岂不大好?可以得七八十分、甚至可以争取90分的,偏不争取,而高呼“60分万岁”,恐怕谁也不希望这是自家的孩子。 书中对格律提出了”严守”和“宽遵”两个要求、两个尺度。能严则严,须宽则宽。“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无论宽严,都要出好作品,也都能出好作品。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人间也要好的对联,要精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我们需要有一支千百万人参与的对联大军(但不要求人人作对联)。金字塔的基础越宽越牢,塔身才可以建得越高,顶点才更光辉。希望本书能在铺设我国对联大军行进的道路上,是一小筐有用的石子,能发挥一点作用。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己出版的好几种读物,如余德泉《对联通》、白化文《学习写对联》、谷向阳《中国对联大典》、熊尚鸿《青少年学对联》、苍舒《中国对联艺术》等,吸收了他们的某些观点和材料,谨向诸位先生致谢。 本书引用的对联作品,有的作者姓名和文字,不同版本略有出入,鄙人无条件和能力逐一考订,可能有传讹之处。连同书中其他舛误缺失,统希联界方家和读者朋友指正。 尹 贤 2001年4月于兰州第二讲 对联的分类 我国对联浩繁,至今还不断产生难以数计的对联。如何分类,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清代学者、楹联家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将联语分为十类: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 近代吴恭亨的《楹联话》分为五类:道署,庆贺,哀挽,谐谑,杂缀。 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1991年第一版,2000年修订再版)将对联分为九类:名胜,题赠(格言),喜庆,哀挽,谐讽(巧妙),文学艺术,行业,集句,海外。 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2000年第一版)用不同的标推分类,(1)按用途分:春联,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胜迹联,居室联,题赠联,谐趣联,杂题联;(2)按内容分:写景状物联,叙事述史联,抒怀勉志联,格言哲理联,讽刺谐谑联;(3)按联文长短分:短联,中联,长联;(4)按创作方式分:创作联,改制联,集引联,征募联等。 为了便于实际运用,繁简适度,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