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2.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实验2.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Frog morphology and anatomy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一、背景知识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两栖类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其代表动物蛙的形态结构明显地反映了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 对牛蛙的观察和解剖,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实验动物的处死和解剖方法是脊椎动物研究的常用技术方法。 二、实验目标 学习蛙的双毁髓处死方法和一般解剖技术; 通过对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通过蛙的内部解剖和观察,掌握两栖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三、实验内容 蛙的外形、皮肤的观察; 蛙的解剖和内部器官特征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重点、难点) 四、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 活体牛蛙。 蜡盘、剪刀、解剖刀、解剖针、大头针、镊子 五、方法步骤  实验安排(共3学时)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3学时,2人一组  两人1组,每人以1种材料为主进行操作。两人配合,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 五、方法步骤 (一)蛙的骨骼系统观察 骨骼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见实验教材图)。 [操作观察要点]: 双毁髓处死法(教师示范之)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向前伸入颅腔,针的倾斜角度必须很小,搅动捣毁脑,向后破坏脊髓,就可以将蛙处死。当蛙四肢僵直而后又松软下垂时,即表明脑和脊髓完全破坏。否则,则必须重新毁髓。拔出毁髓针,用一小干棉球将针孔堵住,以止其出血。 (二)蛙的外形及内部构造 1、外形 将活蛙(Ranidae)静伏于蜡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鼓膜之后)和四肢3部分,颈部不明显。 皮肤光滑,体表有黏液。头呈三角形,口宽阔,吻尖。吻端两侧有一对外鼻孔。眼具上、下眼睑,下眼睑的上方有一层折叠的透明瞬膜,可以向上移动遮盖眼球。眼后有一对明显的圆形鼓膜。雄蛙口角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孔。前肢短小,四指,无蹼。后肢长大,五趾,趾间有蹼。 皮肤 蛙背面皮肤粗糙,背中央常有1条窄而色浅的纵纹,两侧各有1条色浅的背侧褶。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深绿、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腹面皮肤光滑,白色。 用手抚摸活蛙的皮肤,有粘滑感,其粘液由皮肤腺分泌. 问:保持皮肤的湿润对蛙的生活有何意义?又有何不利? 2、口咽腔 左手持镊子将蛙的下颌拉下,右手用镊子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出展平,蛙的舌尖分叉,可向外翻捕食。用剪刀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另口咽腔全部露出。 口腔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口腔内部主要观察内鼻孔、耳咽管孔、颌齿、犁骨齿、咽、舌。舌,位于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固着,后端游离分叉,可外翻捕食; 犁骨齿,位于内鼻孔的后端,是两栖类动物的分类依据之一。 3.内部结构观察 将蛙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用镊子夹起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剪一切口,再从切口处沿腹部中线略偏左或右剪至下颌(剪刀插入腹腔时其尖要略向上挑,以免剪坏内脏),然后在肩带和腰带处转向左右横剪一段,将腹壁外翻,用大头针固定,内脏充分暴露。 腹面观 (1)消化系统观察 消化道:食道,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与胃相连;胃,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略偏于体腔的左侧,前宽后狭,最后紧缩,此处即幽门,下接肠。与食道交界处为贲门。小肠,自幽门后开始,向右前方伸出,此为十二指肠,再向后盘曲的为回肠;直肠,膨大而陡直,向后通入泄腔。 消化腺:肝脏, 为红褐色,分左右两大叶和较小的中叶,左、右叶之间有一椭圆形的胆囊,呈黄绿色;胰脏,为长形不规则的淡红色或淡黄色腺体,位于胃与十二指肠之间; 脾脏,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上的暗红色球状物. (2)呼吸系统观察 喉气管室:蛙等两栖类尚无气管和支气管分化,仅有一短管(称为喉气管室)与喉门相通,后端通入肺囊。用钝头镊子自喉门插入,可见短粗略透明的喉气管室。 肺:接在喉气管室后,位于胸腹腔前方、肝的背面,为1对薄壁呈粉红色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却很大,剪破蛙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血管。 (3)循环系统观察 心脏,位于体腔前部,外包膜状围心囊。用小剪细心剪开围心囊,可辨认出左右心房(位于心脏前端)、心室(呈圆锥形)、动脉圆锥(从心室腹面右上角发出的管子,其前端分为左右动脉干)、静脉窦(心脏背面一个三角形囊);最后再仔细分辨大的动脉(颈、体、肺皮)和静脉(肺、体、门)。 (4)泄殖系统观察 肾脏:为1对暗红色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