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 生平简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日昌生平简记整理

丁日昌 ——来自丰顺的伟大人物 *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 宣宗帝道光三年—文宗咸丰、穆宗同治—德宗帝光绪八年 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 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军事家,政治家。 1823年 诞生于 丰顺汤坑。 清朝由潮阳府管辖 1848年 移居于揭阳榕城。 丁日昌故居门前传奇般的树——“金汤铁树” (丰顺)  古佛又重参,五千里外初归客; ?旧题何处觅,四十年前此读书。 8岁随兄课读于汤坑太平寺,聪慧好学,不久就能诗能作连珠体诗,因此有“神童”之誉。 江南一树梅花发,一树梅花发石岩。 花发石岩流水响,石岩流水响潺潺。 潺潺滴滴云烟起,滴滴云烟起半山。 烟起半山春汛到,半山春汛到江南。 四十年后,丁日昌重回故里,回忆起太平寺读书的往事,不禁题左一联: 1842年,20岁的丁日昌赴潮州参加科举考试, 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 七月,潮州水灾决堤,作《决堤叹》 是为迄今丁氏所作最早作品 百丈红涛破地流,登山未得且登楼。 楼头顷刻被水覆,百万生灵齐一哭。 水哉水哉将奈何?平原万顷成沧波。 一连五日流始息,髑髅白骨堆荆棘, 秋风萧瑟秋草柔,饥鬼夜哭声啾啾 …… 18岁转学北斗黄氏宗族私塾求学 “承志书室”,是当年丁日昌的书房。 揭阳居住地 1951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秀全、杨秀清等 广西金田村 发动对满清朝廷的 武力对抗 1854年 潮州海阳 吴忠恕 率会党 围攻 潮州城 丁日昌 募汤坑乡 参与 剿平义军 1857年以军功被选拔为琼州府学(海南第一官办学府)训导。 1859年升任江西万安知县。 次年兼摄庐陵知县 1861年4月 城陷于太平军 以“失土”被革职。 8月,入曾国藩戎幕,襄理筹办水师。 洋务运动拉开帷幕。 并与李鸿章结识 1863年秋, 被李鸿章调至苏松太道 (上海)监办 苏州洋炮局。 冬,随李鸿章攻无锡太平军,以军功补 直隶知州(官职) 1965年 监督江南制造总局 1867年春升为江苏布政使 1868年任江苏巡抚 1862年9月,江苏巡抚李鸿章为先行设立上海洋炮局 (又名:苏州洋炮局) 1875年春入京觐见, 经丁日昌等洋务派的建议 1872年8月11日,清朝政府批准:在陈兰彬、容闳率领下,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詹天佑、梁郭彦等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 1867年春升为江苏布政使 1868年任江苏巡抚 1870年,奉命赴天津帮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11月因母丧,遂扶柩返揭阳,在籍守孝三年,告病假一年。 9月任福州船政大臣。 从福州船政选取优等生35名赴欧留学 其中有严复,刘步蟾等人 丁日昌与洋人谈判图。 丁日昌外交才干杰出, “遇事引约力争,不为屈”。 6月奉命赴天津帮李鸿章办对外交涉。 1878年因患痼疾告假回揭阳养病。 1882年2月,他自知不起,伏枕口授遗折,溘然于揭阳家中逝世,终年60岁。 1875年11月任福建巡抚 兼 台湾学政。 不久,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 并在台湾主持架通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1876年 丁日昌 调派船政前学堂第一届毕业生 池贞铨、林日章、林庆升、张金生、罗臻禄等 五人赴台湾基隆,参与筹建基隆煤矿。 1877年1月,丁日昌第一次赴台巡视 , 督促加快了煤矿建设进度 。 学政为古代学官名。管教育科举, 与巡抚、巡按属同级别正三品 〖铁树挂锦袍〗   道光十二年,七月的一天,有个姓马的丰顺县令出外野游,在桥上晃晃悠悠,向城西进发。他一路上,欣赏着秋天的自然景色,觉得心旷神怡。突然看见有一棵大树闪闪发光,甚觉奇怪,于是吩咐轿夫向着那大树的方向走去,远远望见树杈上挂着一件棉袍。马太爷感到诧异:“这是哪来的棉袍?”急忙下轿近前仔细一看,原来树上挂着的是一件破棉袄。他心里想:“远看明明是件棉袍,为什么近看变成破棉袄呢?”县太爷在铁树边徬徨片刻,摸摸坚硬的铁树,看看破棉袄,又想“有棉袄必有人。”四下一望,果然发现离树不远处,有个孩子光着屁股,在水沟里掠鱼。县太爷即命人把小孩叫上来。这孩子大约七、八岁,瘦骨嶙嶙,而眉清眼秀。便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小孩俐俐落落地答:“我叫阿六(丁日昌小名),在这里掠鱼。”马太爷是一个饱经世故、阅历较深的人。他认为破棉袄幻现锦袍,这个穿棉袄的小孩,将来必会寸进。也便叫阿六带他到其家里。   阿六的父亲名叫丁贤拨,为人厚道,外号厚伯,生有子女七人,家境贫困,三餐难度。当阿六带着县太爷进门时,厚伯大吃一惊,扑地跪下,其妻黄氏也莫名其妙地跪下叩头。太爷和颜悦色地叫着:“起来!起来!”又问时了家中情况,县太爷甚感同情,对他们安慰一番之后,抚摸着阿六的头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我想收他做为儿子,不知二老意下如何?”贤拨伯忙说:“蒙老爷错爱,我们哪能不愿意。”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