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的回鹘服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目录 一、回鹘简介 1.回鹘民族由来 2.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二、图像的分布 1.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2.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3.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 三、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1.回鹘男子服饰 2.回鹘女子服饰 3.画家笔下的回鹘服饰 回鹘简介 回鹘民族由来 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回纥”。回鹘是维吾尔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 关于回鹘的族源,目前学术界比较普遍认可的是铁勒说,即回鹘是铁勒族的一支。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和温昆河?流域。 ?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 ?今蒙古鄂尔浑河 回鹘简介 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回鹘在北朝后期开始处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东突厥汗国瓦解以后回纥取得独立,和铁勒其他部落一起隶属于唐。743年在唐朝的帮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 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为乌介可汗为首的南下部分,从河套南下,由于侵扰唐朝边疆被灭,部众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于宋、辽、金时代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与沙洲回鹘,二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黠戛斯[xiájiásī]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区。 图像的分布 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政权更迭频繁,敦煌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始建后,历经十六国保存至今有壁画造像的洞窟有492个,共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 敦煌地区存有回鹘服饰资料的图像主要就是这些洞窟壁画,分布于三个石窟群中: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但由于敦煌洞窟大部分营建年代明确,很多人物旁边尚可有可辨的榜题,人物身份比较明确,人物形象相对保存完好。 沈雁《敦煌壁画中的回鹘服饰研究》 谢静《敦煌壁画中的少数民族服饰》 敦煌各窟中壁画 左图是《回鹘可汗像》其存在于莫高窟的409、148、237窟和西千佛洞第16窟。从中回鹘王供养像可以看出回鹘可汗的衣冠服饰与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佛寺中高昌回鹘可汗供养像是相似的,其基本特征为:头戴莲瓣形尖顶高冠,冠后垂绶带,身穿圆领窄袖团龙纹开衩长袍,腰系蹀躞?革带,上垂解结锥、短刀、火镰、荷包等物件,足蹬白色长靿?靴。 可汗身后有侍从8名,分别为其张伞盖、执羽扇、举宝剑、捧弓箭、执金瓜杖等...... 从莫高窟第409、148窟,榆林窟第39窟等洞窟的女供养人像来看,回鹘王妃、公主的服饰也是受到高昌回鹘服饰的影响。其服饰基本特征是:头戴桃形金冠或如意博鬓金冠,冠后垂红结绶,面鬓抱面,双耳饰有大环,身穿弧形大翻领小袖长袍或圆领花袍。 图像的分布 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新疆地区存有回鹘服饰的遗址较多:主要有库木吐喇石窟、伯孜克里克石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胜金口和吐峪沟等。服饰资料非常丰富,只可惜该地区文物遗失海外较多,资料分布比较零散。目前尚保存有回鹘供养人壁画的主要在伯孜克里克石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库木吐喇石窟三地。 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 [法]莫尼尔·玛瑟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新疆地区各石窟中壁画 此图为喜悦公主像,现存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其服饰也基本相同,2位回鹘公主头戴前高后低的如意博鬓金冠,2侧挽起双层鬓发,上插金簪以及金镂雕饰的云纹、凤凰纹的金饰片,后垂红结绶,身穿弧形大翻领小袖长袍,领面上绣有忍冬纹?,领缘、袍面中间、衣袖上部以及膝盖部位都有联珠纹装饰线。 现存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的原伯孜克里克石窟第32窟上的沙利家族供养人像服饰也说明了沙洲回鹘服饰与高昌回鹘服饰的相同特征。沙利家族为高昌回鹘望族。图为沙利家族供养人像,右侧第一人面相丰腴,蓄着连鬓八字胡须,浓眉高鼻,一副回鹘贵族面相特征。此身画像头戴金缕波斯式高冠,红丝带束系于颌下,双耳饰有白色宝珠,多股长辫垂于腰部,穿盘领小袖红底绿白相间花纹锦袍,腰束绿色蹀躞带,脚穿长靿靴,持花供养。 图像的分布 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以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例)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在北庭古城之西约七百米,位于西坝河东岸台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此遗迹发掘较晚,保存较完整。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雕塑、壁画、回鹘文题记和其他的图像资料(出土织物、书籍插图、佛幡画)。 出土佛幡 右图为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的一块麻布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