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田间鉴定方法
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田间鉴定方法 ;内 容;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的病因:;①根据病原物可分为;③根据受害部位分为式分;病害的症状:;变色;花叶;黄 化;斑 驳;坏死;玉米大斑病; 番茄斑枯病; 紫 斑 轮 斑 角 斑;穿 孔;立 枯;;柑橘疮痂病;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腐烂;马铃薯干腐病薯;软 腐;白菜软腐病;萎蔫;马铃薯青枯病; 畸形;叶 片;瘤;白菜根肿病;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植物发生的病理变化而产生的症状,而实际中看到的,许多病害很突出的症状是病原物在植物上产生的各种不同菌体形态,如锈病在叶面上形成孢子堆,黑粉病在穗部及其它部位产生大量的黑色粉状孢子体,白粉病在叶面上形成的白色菌丝体,以及细菌性病害分泌的细菌溢(菌脓)等。因此,对这类病害的调查识别,也是根据其所表现的各菌体形态进行的。;病症的类型:;霜 霉; 锈 白锈 白粉 黑粉;黄瓜霜霉病;茄子褐纹病;菌 脓; 地衣和苔藓混合危害茶树 菟丝子危害辣椒;玉米主要病害的鉴定;1.玉米大斑病;病斑上的子实体 ;田间症状; 病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多数品种为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在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导致产量降低。 ;鉴定方法: 田间鉴定,按当地田间管理和株、行距播种。每份材料不少于20株,在玉米10~11叶期和心叶盛期,分别进行人工接种。从上年品种上采集病叶,进行分离、培养并在高粱粒培养基上扩繁后接种。;级 别;玉米大斑病调查分级标准及参考标准 ;2.玉米丝黑穗病;玉米 丝黑穗病 ; 病害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是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玉米种子发芽时,从土壤中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萌发,从玉米幼芽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并到达生长点,其菌丝随玉米生育扩展,进入花芽和原始穗,破坏穗部形成大量黒粉。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可侵入玉米的时间较长,在种子的白尖期至三叶期左右为侵染高峰。由于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连作越长发病越重;播种至苗期的土壤温湿度及整地质量与侵染发病有密切关系。;鉴定方法 田间鉴定,按当地株、行距播种。每份材料不少于50穴,每穴保苗2株。从上年田间采集菌粉,混合后,每100g菌粉兑100Kg过筛细土,充分拌匀,配成1‰菌土,播种时每穴用100g菌土覆盖种子。;级 别 ;3.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雄穗上 的瘤黑粉病 ;病害发生特点 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因此可以造成高达30%—80%的产量损失。;级 别 ;4.玉米茎腐病;茎基部 症状 ;玉米茎腐病;病害发生特点 玉米茎腐病主要在玉米生长后期,病菌侵染植株近地表的茎节,导致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茎秆腐烂。玉米在灌浆阶段遇到较大降雨并且雨后暴晴,茎腐病则发生严重。病株籽粒灌浆不足,造成减产。 ;鉴定方法: 每份材料播种2行,行长3-5米,每穴双株,3次重复。抽雄盛期,在距茎基部10cm处扒开两侧表土,露出根系,将接种物撒在根上,每穴30-50g,覆土浇水保湿,待病情稳定后调查供试品种的发病率。;级 别;5.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症状;病害发生特点 玉米灰斑病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常导致叶片产生大量病斑而枯死。 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条件下发生,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条件下易大发生。;玉米灰斑病参考分级标准;6.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症状;病害发生特点 弯孢菌叶斑病属于成株期病害,苗期抗性较强,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抽雄后,高湿高温、降雨多,利于发病,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导致产量损失。;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参考分级标准;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灰斑病; 大 豆 灰 斑 病 ;病害发生规律 此病属气流传播为主的多循环病害。一般表现为种子带菌量高,则幼苗子叶、单叶发病重;同时,播种后出土前,多雨、土壤过于潮湿,则苗期子叶、单叶上发病常重。 成株期发病,与品种抗性、生理小种变化及菌源数量、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一般大豆连作较轮作发病重。夏季多雨、高湿,叶部病害发生较重,尤其在开花结荚后遇多雨、高湿天气,荚、粒部病害发生重。夏、秋多雾、多露、日照时数少,此病发生重。 ;鉴定方法: 供鉴定品种可播种于装有肥沃土壤的盆内,每品种种1盆,留苗2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