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pdf
庄太量
香港中文大学
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
南京大学思源讲座教授
21/7/15
9/10/2015 1
•早期的香港是一个小渔
岛,天然资源匮乏。
•维多利亚港水深港阔,
乃天然良港,英国将香
港宣佈为自由港,从此
来往中国及欧洲各国的
货物及资金开始在香港
聚集。
转口贸易主导时期
9/10/2015 2
英国商人不但在香港兴建货仓及码头等海港设备,
还开办了洋行及银行等贸易配套。
不少华人亦从事如搬运及运输等与贸易相关的业
务,而部份华商也来港设立南北行经商。
随著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来往欧洲
至香港的航程,使香港的转口贸易更为繁盛。
在工业方面,19世纪时香港主要依赖造船业,在
红磡及香港仔等地均设有船坞。
至20世纪初,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工业生
产受到影响,使香港多了不少工厂。
9/10/2015 3
随著1950年韩战爆发,联合国宣佈向中国大陆地
区实施禁运,使香港不能再依赖作为转口港支持
经济。
国共内战、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
中国大陆难民逃港,香港人口迅速增长,因而带
来劳动力、资金和技术,使香港经济于世界大战
后急速发展。
9/10/2015 4
当时不少逃离中国大陆的人士都是具有一定资本的
工业家,加上其他难民可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使
香港工业的发展迅速发展。
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一个轻工业城市。
连带的造船业、航运业以至金融业也于这段时期得
到了发展。
9/10/2015 5
9/10/2015 6
1970年代,台湾、新加坡及南韩等地大力发展工
业,对香港构成直接竞争,香港制造业开始失去
独当一面的地位。
1970年代末,欧美等地保护主义抬头,加上中国
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对香港工业构成负面影响。
自1980年代起,香港经济面临再一次转型,由工
业重镇逐渐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
9/10/2015 7
国际金融中心,指以金融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全球
城市。
必须拥有跨国公司和国际大银行的总部设立。
要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交易等金
融产品市场,并拥有至少一个证券交易所。
还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资本主义环境,并有著健
全的交通运输、人才教育等硬体建设与体系制度。
9/10/2015 8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 ,是 连接北美洲 与欧 洲 时差 的
桥梁 ,与 内地 和东南亚其他 经济体 系一 向保持 紧
密联繫 ,又与世界各地 建立 了 良好 的通讯 网络 。
香港市场透明度高 ,有公 平 的 竞 争 环 境 、法 治 、和 健
全 的监管制度 。
资金流动性高 ,资金流入和流 出香港不受 限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