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切片23.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切片23

微切片制作(二十三) 1.23 粉红自黑化 ??? 造成粉红圈(Pink Ring)的原因甚多,笔者曾在1991年二月与三月号(37/38期)电路板资讯杂志中,以21页连载方式详细追溯剖析粉红圈的成因与预防之道。彼时业者仍全部以化学铜方式进行金属化(Metallization)PTH流程,故源自粉红圈所衍生的楔形孔破,多半只是独自事件,尚不致造成多数板子小孔孔壁的连环性点状孔破。也就是说大多数因粉红圈所产生的孔破,仍可被化学铜层所掩盖搭连而导通,使后续电镀铜能够立即导电沉积而增厚。而令镀液中硫酸再攻入已发生粉红圈的机会大为减少,降低连环式点状孔破的可能性。 ??? 但自从环保呼声高涨后,各业者所新增之PTH线,为了避免化学铜液中甲醛的致癌性,以及螯合剂的不利废水处理等考量下,多采用鼓吹已久的各种直接电镀(Direct Plating)法,以示重视工安与环保。 ??? 然而各种直接电镀之皮膜,其导电度(Conductivity)当然不如化学铜来得好与来得快,于是孔壁上任何存在的粉红圈,都极有可能造成连环式的楔形孔破。这可能是来自酸性镀铜槽液中的硫酸(10%以上)攻击所造成。即当孔中的槽液在持续镀铜的同时,也不断以毛细现象浸入粉红圈的缺口,原来攻咬压合不密的黑化皮膜,使得该等缺口处很难得到搭连填平。因而无论后续的一铜与二铜镀了多厚,缺口却始终存在。 ??? 上述因粉红圈而导致的连环楔形孔破,当其孔径愈小纵横比愈高,或内层孔环十字桥式的Thermal Pad压合不牢处,都是很容易发生的位置。而且这种要断不断的杯形孔壁,经常在喷锡后并未全断,仍可通过O/S电性测试而出货。一旦到了下游客户手中,又经组装焊接的数次高温流程时,难保不再继续劣化而断孔,造成可靠度方面的极大隐忧。采用直接电镀的PCB业者,必须额外重视压合与钻孔的作业品质,以减少这种先天不良的烦恼。 图 1 粉红圈、楔形孔破与黑氧化 水平切片由薄胶片透视之粉红圈 呈点状环列于孔壁之楔形孔破 黑氧化太厚容易形成粉红圈 图2 由于多层板先产生了粉红圈,再于硫酸铜槽液中(含硫酸10%)镀铜时,酸液乃称乘虚而入粉红圈的缺口,镀层能够镀合处就相安无事,否则从壁面外观看来,就像机关枪点放扫过的间续子弹孔一般成为Widge Void. ???? 图3 下二100X图及左侧200X图所看到的间续点状孔破,都是出自早期化学铜处理的多层板,故知此种Wedge Void并非目前各种直接电镀的专利,只是昔时出现机率不多,并未造成重大灾情,甚至连专用的术语都没有出现。 ??? 图4 左下二图均为良好切片情况之下所见到的黑氧化层,右上图200X清楚画面所见到的虚沟并非粉红圈,而是漂锡试验的Z方向强力立扯所出现的轻微分离。 ? 图5 左10X放大内层画面,系将板子平磨快到黑氧化皮时即停止,改抛光至半透明状,即可见到有黄箭之空环(Clearance)通孔,及三个无箭大铜面的刻意监视孔,可见到后者黑氧化攻击而形成的粉红圈。左为50X之粉红圈。 ?? ??? ?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