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明清诗文词课件
第三讲 明清诗文词 第一章 明代诗文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第一段写景。这首八句以刚健的笔调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金陵山川形胜天下的雄奇景观,境界阔大,气势雄伟。 第二段怀古。这中间一段为全诗的重心,回顾自秦朝以来群雄争霸金陵的历史,怀古之情沉雄而不感伤。 第三段寄兴。这最后四句咏今,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四海升平的期盼之情。 * 第一节 明前期诗文 一、宋濂、刘基、高启 1、宋濂 曾任元翰林院编修,后辞归著书。入明初深得朱元璋赏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刘基称 他“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犀利。 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 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遭遇,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颇具浪漫色彩。 3、高启 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林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 (《四库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总目大全集提要》 ) 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不运用自如。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诗中境界开阔,气势宏伟,感慨深沉,声韵铿锵,句式参差,直有李白七言歌行惊风泣雨、波卷澜翻之势。 二、台阁体与茶陵派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 2、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3、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做诗强调宗法汉唐,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 三、前七子的复古诗文 1、前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2、李梦阳: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是: ①不满宋人“理语”,推崇民歌“真情”:他认为 “宋人主理,作理语”,宋“无诗” (《缶音序》) “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 “真诗乃在民间” “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序》) 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梦阳说:“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再与何氏书》) 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梦阳“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 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