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信道-Read
第三章 信 道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从大的方向均可视为由发送端、信道、接收端三大部分组成。因此信道是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道的特性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总特性。
3.1 信道定义与分类
信道是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为了研究的需要,将有关转换设备一并划入狭义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除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天线、Modem等。
见图3—1 樊书P34
3.2 信道数学模型
一、调制信道模型
在具有调制解调过程的任何一种通信方式中,已调信号离开调制器便进入调制信道,对于Modem而言,通常可以不管调制信号包括什么样的转换器,也不管选用了什么样的传输媒质,以及发生了怎样的传输过程,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已调信号通过调制信道的最终结果,即只关心调制信道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
因此把调制信道概括成一个模型是可能的。
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考察之后,发现有如下主要特性:
①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则必然有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②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满足叠加定理;
③ 信号通过信道有迟延时间;
④ 信号通过信道有损耗;
⑤ 无信号输入信道时,仍有(可能)一定的功率输出(噪声)。
由此看来,可用一个二端对(或多端对)的时变线性网络去代替调制信道,这个网络称作调制信道模型(图示)。
对于二端对网络:
输入的已调信号, 信道输出波形,信道噪声(干扰)(加性干扰);
~ 表示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变换)的某种函数关系。
寻找到这种函数关系是
对的一种乘性干扰。
可以写成:
如果了解的特性,信道对信号的特性就能搞清楚。
二、编码信道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把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调制信道对信号影响使发生模拟性变化,称模拟信道。
编码信道称数字信道,它将调制信道包含在内。乘性干扰、加性干扰越严重,输出的数字序列出错概率越大。
编码信道可用信道转移概率(条件概率)来描述。
图示二进制无记忆信道模型
编码信道包含调制信道,且特性密切依赖于调制信道。
下面进一步讨论调制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3.3 恒参信道举例
一、有线电信道
(1) 架空明线(边远乡村的电话线);(2) 对称电缆;(3) 同轴电缆
二、光纤信道
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 ~ 光缆
三、无线电信道视距中继
四、卫星中继通信
3.4 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
一、传输特性与不失真条件
恒参信道是指乘性干扰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因此恒参信道可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网络,其传输特性可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共同描述。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我们希望信号经过信道后不产生失真,则希望满足不失真条件:
常采用:
引入群延迟—频率特性,定义为相位—频率特性的导数:
可见若呈线性关系,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这时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将有相同的时延,因而信号经过该信道传输后,将不发生失真。(参见图3—14.樊书P44)
理想的相位 ~ 频率,群延迟 ~ 频率特性图:
对于音频电话信道,导线有电阻,在高频时还有电感,两根导线之间有分布电容,因此电话信道可看成是由一个个电阻电感电容二端口网络级连而成,见下图。
因为人的耳朵对相频不太敏感,
可不考虑相频影响,仅考虑幅频特性:
,见图示。
二、两种失真及影响
实际信道特性不理想,必然对信号产生两种失真:
(1) 幅频失真是指信号中不同频率的分量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衰减。它对模拟信道影响较大(如模拟电话信道),导致信号波形畸变,输出信噪比下降。
(2) 相频失真(或群延迟失真)是指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时延,它对数字通信影响大,会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造成误码。樊书P44.图3—14
综上,恒参信道通常用它的幅频、相频特性来表达这二个特性不理想,将是损害信号传输特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中常采用“均衡”措施去补偿信道的传输特性。
3.5 随参信道举例
随参信道是指乘性干扰是一随机过程,且随机快变化的信道。
(1)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电离层离地面60~600Km的大气层,由分子、原子、离子及自由电子组成。电离层密度变化导致电磁波被吸收损耗不同。
(2) 对流层散射信道
离地面10~12Km以下的大气层称对流层。气体分子、雨雾中小滴,对流层结构不均匀造成电波产生折射、反射、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SL734-2016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ocx VIP
- 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消防水池.doc VIP
- (正式版)DB42 1096-2015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docx VIP
- 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pdf VIP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pdf VIP
- 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等级标准.pdf VIP
- 超大型FPSO船舶的电力系统设计简介.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金沙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