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车身快速成型环氧树脂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纤维车身快速成型环氧树脂课件

汽车轻量化碳纤维车身 快速成型环氧树脂 HP-RTM (高压RTM) DFCM/LLD/WCM (湿法模压) 汽车轻量化的碳纤维车身不止HP-RTM一种成型工艺; 我们除了完全掌握HP-RTM树脂的核心技术外,经过 数月埋头苦干,完成了的更多成型树脂的研发与测试, 专注符合中国汽车市场的碳纤维成型方案及其树脂: 1.HP-RTM高压快速成型环氧树脂 2.DFCM/LLD/WCM湿法模压快速成型环氧树脂 3.VARI真空辅助快速成型环氧树脂 4.RFI树脂膜片渗熔快速成型膜片 碳纤维零部件成型工艺 成型工艺 最快固化周期 树脂特征 特点 HP-RTM 高压快速RTM 120℃40秒 低粘度环氧树脂 高压快速固化 成熟的工艺 DFCM/LLD/WCM 湿法模压成型 140℃30秒 低粘度环氧树脂 无需高压注胶 类似传统湿法模压 对模具设计要求高 VARI 真空辅助成型 120℃2分钟 低粘度环氧树脂 真空压力下对纤维浸渍,真空压力下固化成型 RIM 反应注射成型 120℃3分钟 低粘度环氧树脂 与HP-RTM类似 无需太大注射压力 RFI 树脂膜渗熔成型 150℃5分钟 环氧树脂胶膜 无需前期准备工作 可制备大型零部件 预浸料热压成型 150℃5分钟 环氧树脂预浸料 无需前期准备工作 可制备复杂零部件 动态拉挤成型 150℃10分钟 高韧性环氧树脂 配合动态模具 拉挤弧形的板簧 缠绕成型 150℃10分钟 耐高温环氧树脂 传动轴的缠绕成型 成型工艺的重要性 设备 28% 人工 22% 其它 10% HP-RTM成型工艺 几种成型工艺时间的对比 玻璃纤维 SMC 碳纤维 SMC 预浸料模压 HP-RTM +预成型 RTM +预成型 预浸料罐外固化 预浸料热压罐固化 生 产 节 拍 准备时间 成型时间 成型工艺的复合创新 ?+?=? 思考 热压 工艺 HP-RTM 工艺 RTM 工艺 + = 成形方法 固化方法 创新工艺 成型工艺创新思路 预成型 高压注射 模具 模压成型 探索省去上面 两个重要工序 HP-RTM成型工艺四大关键环节 DFCM/LLD/WCM成型 DFCM/LLD/WCM工艺 1.下模 2.纤维铺层 3.树脂 4.上模 5.裁切边角多余部分 6.最终制品 湿法模压成型(冷压和热压成型) DFCM/LLD/WCM流程 10s 25s 30~60s 10s 成型周期75~105s 同一快速成型树脂不同成型工艺的对比 生 产 节 拍 5min周期 不同工艺的纤维浸润时间对比 时间单位:s(秒) HP-RTM DFCM/LLD/WCM VARI 模内压力注射 √ × × 真空辅助 √ √ √ 常温 浸润时间 1#树脂 40s 50s 90s 2#树脂 30s 40s 60s 树脂80℃ 模具100℃ 1#树脂 20s 25s 30s 2#树脂 20s 25s 30s 注:①3层碳纤维 ②1#树脂常温混合粘度为1000mPa.s ③2#树脂常温混合粘度为300mPa.s 不同工艺树脂的时间对比 HP-RTM树脂 DFCM/LLD/WCM树脂 预成型件 需要 可选 预成型件铺放时间 10~30s 10~30s 模具温度 110℃ 130~150℃ 树脂粘度 800~1100mPa.s 250~500mPa.s 树脂注入时间 30~60s -- 固化时间 40~120s(120℃) 30~60s(140℃) 脱模时间 10~30s 10~30s 生产周期 3min 2min 改善树脂工艺性的途径 1.改进现有工艺方法,使其与树脂已知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相适应。 2.改善现有树脂,使其具有与现行的工艺方法相适应的性能。 3.挖掘树脂的新性能,同时创造新工艺与新性能相适应。 三条途径彼此不孤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评定树脂工艺性的主要依据 1.产品质量、性能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2.经济性。包括制件制造工艺过程中全部费用多少(工艺装备和设备的复杂昂贵程度、工艺路线长短、工人技术水平、能源消耗等)和必要材料耗费的多少。 3.是否增加对人体的伤害或者加大安全生产的隐患。 4.具体树脂在制件制造工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艺性:如树脂的浸润性、粘结性、流动性、固化性,挥发物含量、含胶量,固化后的收缩率、压缩比等等。 对树脂的要求 1.采用粘度低、力学性能好的树脂; 2.树脂理想粘度<300mPa·s, 便于流 动和渗透; 3.足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