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菲利普斯与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和菲利普斯曲线 奥尔本Alban William Housego Phillips)1914年11月18日出生在新西兰一户奶农家里。15岁时高中辍学,后到澳大利亚,当过金矿矿工、电工学徒,还做过电影院经理等。1937年,他决定去英国从事电气工程,转道中国后遭遇日本侵华战火而滞留,次年到苏联乘火车从西伯利亚前往英国,并在英国成为国际电气工程师学会的会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菲利普斯应征入伍,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并被派往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新加坡沦陷后乘“帝国号”运输船前往爪哇,在那里战败被俘,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释放
战争结束后,菲利普斯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他在课堂上接触到凯恩斯(Keynes)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由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凯恩斯认为,失业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保障就业率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为保障就业,政府可适度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可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带来另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具有工程师背景的菲利普斯设计了一台计算机教学模型(MONIAC),运用动力学原理让彩色液体在有机玻璃管里流来流去,以模拟国民收入的流程。他把这种机器卖给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为此编写的设计和功能介绍可算是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50年发表)。由于米德(Meade)教授的欣赏,菲利普斯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伦敦经济学院工作期间,他用4年攻读了本校的博士课程,1951年从助教升为讲师。1954年,他在《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了《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Closed Economy)。1958年,他在《经济学刊》(Economica)发表了著名的《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n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对近100年的英国工资资料做了分析,探讨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失业率与工资增长呈负面相关影响。后来所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菲利普斯用坐标图的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工资变化,将两者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The Phillips Curve),即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名义工资的变动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当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处在最低的正常水平,失业率仍然为正。这一年,他升任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的同事理查德利普西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详细解释。原始的菲利浦斯曲线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紧接着,其他经济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
1960年,萨缪尔森(Samuelson)和索洛(Solow)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发表论文《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Analytical Aspects of Anti-inflation Policy),这两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的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用坐标显示出一条同样的曲线,即“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呈负面相关影响。1962年,经济学家奥肯(Okun)又发现,菲利普斯曲线还有表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第三种负面影响关系。这一关系也被称为“奥肯定律”(Okuns law),即“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以上三种形状的曲线,大体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分别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物价上涨率呈反向对应关系,与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呈正向对应关系。这三种形状的曲线被统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关系在一些国家中相当稳定,并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有了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似乎就可以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药方
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物价和失业率同时上涨的局面。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弗里德曼(Friedman)发现,通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看,工人会根据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决定其劳动力的供给,失业率完全不受通货膨胀政策影响。经济学家卢卡斯(Lucas)指出,失业率作为一种实际的经济变量,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技术条件、经济技术结构等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