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构建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摘要】区域协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设目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实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衡量标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创新体制和机制,保障区域“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区域 协同发展 机制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生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一系列决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为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体系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机制,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
一、协同发展的涵义
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H.Haken)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现代横断学科,用于研究复合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如何通过协同作用,形成时间、空间或时间-空间的有序结构,被誉为20世纪的前沿理论之一
协同发展,即协调(协作)同步发展,是系统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和良性互动的基础上,由混沌状态蜕变为有序状态、简单蜕变到复杂、低级有序蜕变到高级有序的过程。将协同学的理论、思想引入区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所赋予的协同发展基本含义与内容是:构成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子系统,必须协调同步地向前发展,既不偏废又不偏重某单个子系统的发展,避免出现系统发展的不均衡性
二、区域协同发展系统的构成
协同学理论指出,构成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促使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最主要力量。区域的协同发展突出体现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各个子系统在发展中相互协调程度,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改善区域经济状况和提高民众福利水平的根本手段,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社会进步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必须在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进步同时也突出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体现区域社会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和平衡性;自然环境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条件,在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对发展的承载力,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倡清洁生产和高效资源利用,节约使用各类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以保证自然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只有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思路,权衡最佳方案,才能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进化和谐统一,实现整体上的良性循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是辩证统一的,在同一目标的前提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图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第一,人能主观能动地决定经济发展进程,其数量、规模和素质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二,经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性
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的协同关系:第一,发展经济带来环境问题,资源开发持续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向环境中排放三废,若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环境质量将下降;但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如提高环保技术、控制污染排放可使环境质量提高。第二,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之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社会进步的协同关系:第一,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爆炸增长,所面临对物质和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需求就高。第二,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越强,对环境质量要求越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就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论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doc
- 浅论诗词创作对高中诗词选修课教学作用.doc
- 浅论贮煤方式选择.doc
-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doc
- 浅论金融数学探讨进展与展望.doc
- 浅论青花瓷发展.doc
-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doc
- 浅论高中地理图表能力培养.doc
-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oc
-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oc
- 2024-2030年中国球类制造行业运行形势与未来发展前景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琼脂平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琥珀酸铵市场运行前景及未来供需态势展望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球墨铸铁市场产销规模与投资盈利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球墨铸铁刀闸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瑞舒伐他汀行业供需状况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牙科手术显微镜市场运营风险与未来前景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玻尿酸行业需求状况与消费动态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玻璃五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牛奶泵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