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全能杀虫平台-鸭有机模式栽培关键技术.pdf

优质稻-全能杀虫平台-鸭有机模式栽培关键技术.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稻-全能杀虫平台-鸭有机模式栽培关键技术.pdf

品 种 与 技 术 DOI:10 . 3969/j.issn.1006-8082.2016.03.024 中闼 私 米 2016,22(3):89—91 “优质稻一全能杀虫平台一鸭”有机模式栽培关键技术 陈传华 刘广林 李虎 陈远孟 蒋显斌- 罗华杰2 罗群昌t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7;来宾市象州县运江推广站,广西来宾 545812; ’通讯作者) 摘 要 :“全能杀虫平台”具有高效、安全、经济节能等优点,将 “全能杀虫平台”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 “稻鸭共育” 模式相结合,建立了 “优质稻一全能杀虫平台一鸭”有机稻栽培模式 ,可有效提高有机稻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本文主要 介绍了该模式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稻一鸭模式 ;全能杀虫平台;防治效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6)03—0089—03 “稻鸭共育”是生产上应用广泛的有机稻生产模 优“质稻一全能杀虫平台一鸭”有机模式。广西大学等单 式,具有控虫防病、除草松土、增肥省药及经济效益高 位专家对示范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控效果进行 田间调查 等优点l-【6]。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湖北百 测定。结果表明,常规防治区和有机稻生产区对稻飞虱 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全能杀虫平台”是一项成 防治效果分别为 91.01%和99.33%;对稻纵卷叶螟防治 熟的害虫有机防治技术同,它主要 由诱芯、杀虫卡、诱芯 效果分别为72.11%和 96.73%;常规防治区蜘蛛和黑肩 载物台、生物病毒载物台、诱杀盆等组成,“诱芯”和 “杀 绿盲蝽的数量分别为 2.17头,丛、2.65头 ,有机稻生 虫卡”是核心防虫技术,诱芯载物台、生物病毒载物台、 产 区蜘蛛和黑肩绿盲蝽 的数量分别为 3.83头/丛 、 诱杀盆是辅助部件。其中,“诱芯”主要是利用昆虫信息 10.08头,丛 ;常规防治区纹枯病的病株率为21.37%,比 素干扰成虫交尾将其杀死;“杀虫卡”由病毒制剂、卵寄 对照减轻 了77.52%;有机稻区纹枯病 的病株率为 生蜂 、放蜂器组成 ,其技术原理是将适宜寄生蜂携带的 1.05%,比对照减轻 98.90%。可见,该有机栽培模式有 病毒剂型均匀的雾化喷洒在柞蚕卵表面,当寄生蜂咬 效的保护了天敌,安全高效,病虫害防控效果好,大大 破卵壳爬出来时,每头小蜂身上可粘上 50~200个病 降低了农药使用量。 毒,寄生蜂通过寻找寄主的方式将病毒带人 目标害虫 2 关键栽培技术 的卵表面,完成病毒接种,等到害虫幼虫破壳而出,就 会吞食卵面,连同病毒吃进去 ,导致初孵幼虫染病 ,初 2.1 产地选择 孵幼虫会在它的同类中迅速传播病毒,形成二次感染, 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 造成病毒流行病,使 目标害虫大批死亡。 全“能杀虫平 线、工业污染源 、生活垃圾场等场所 ,生态环境优 良,周 台”对动植物安全,无抗药性 ,经济节能高效 ,不受地域 边植被覆盖率高。生产地块集中连片并位于灌溉水源 限制 ,能显著减少农村种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将 全“ 的上游,排灌畅通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且环境 能杀虫平台”与 稻“鸭共育”模式相结合,建立了 “优质 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稻一全能杀虫平台一鸭”有机稻栽培模式 ,可有效提高有 2.2 品种选择 机稻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选用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水平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