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常态化的关键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pdf
第33卷第3期 现代中小学教育 Vo1.33No.3 2017年 3月 Modern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 March2017 教政论坛 中小学仓J造『发明教育常态化的关键策略研究 — — 以重庆市为例 杨永双 邵瑞劲。 (1.重庆市武隆县教育技术中心,重庆 408500; 2.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重庆 400020) [摘 要]常态化开展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具有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数以万计的科 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为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意义。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常态化,就 是要把创造发明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 ,培养中小学生养成科学兴趣、树立创新 自信、掌握发明方法、落 实创造行动。当前,我国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普遍存在着 “号召多、训练少 ,概念多、方法少 ,活动多、技能少,想象 多、成品少”等教育怪象。可通过创设课程体系、实施学科融合、深化资源开发、丰富实践活动等关键策略来有效推 进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的常态化 ,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发明;创新思维;课程体系;学科融合;资源开发;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52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17)03—0001—04 一 、 创造发明教育的内涵 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是以脑科学原理为支撑,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基本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基 础,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教育。创造发明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中小学生逐步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创造发明教育的基本方法特征是 运用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 ,做出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实用性,并能产生一定社会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技术 发明与科学发现的创新成果。中小学生的创造发明,一般指在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发明、小制作、小 研究、小创造等。 2016年9月 18日,刘云山在参加全国科普 日北京主场活动时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 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技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 帮助他们养成科学兴趣、树立创新 自信。”[1]常态化开展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树立创造的 观念、培育创造的精神、掌握创造的方法、形成创造的习惯、增长创造的才干,成长为创新人才,为国家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数以万计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基础,为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 业提供智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 二、中小学开展创造发明教育的困境分析 1.创造发明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习惯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科能力的培养,较少关注创造发明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在中小学创造发明教育中,普遍存在着 “号召多、训练少,概念多、方法少,活动多、技能少,想象 [收稿 日期]2016一10—05 [基金项 目]全国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DHA160366)。 [作者简介]杨永双(1968一),男,重庆武隆人,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电化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信息化专家,重庆市教师 培训专家团队成员;邵瑞劲 (1964一),男,重庆武隆人 ,中学高级教师。 · 1 · 多、成品少”等 “四多四少”的教育怪象。一般的中小学校对创造发明教育采取消极支持的态度:只注重 向学生提出创造发明的号召,却没有创造发明的课程学习与创新思维的技巧训练;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创 造发明的概念,却没有系统的创造发明方法引导;只注重开展创造发明教育的实践活动,却忽视培养学 生创造发明的基本技能;只注重创意的提出,却忽视落实将 “想象”变成 “现实”作品的创造行动。致使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都十分薄弱,可以说,我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