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

7.停药反应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使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与原疾病无关的不良反应,称为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如突然停用抗高血药,可出现血压急剧升高。 第二节 受体理论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理论是药效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是解释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物分子结构和效应之间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论。 三、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 (-)受体类型 受体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内阿片肽)受体、组胺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等。 第二类是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等。 第三类是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胞浆内或细胞核内。 受体的类型 1. 离子通道偶联型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核受体) (二)受体调节 细胞和受体蛋白都在不断地更新,其合成和降解速率影响着受体的数目和构象,生理和病理情况的改变,也可对其发生影响。受体与配体作用,其有关的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受体调节(receptor regulation)。 1.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 根据受体调节的效果,可分为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down regulation)和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 up regulation)。 长期使用激动剂,如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可使受体向下调节,其疗效逐渐下降。 长期使用拮抗剂,如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可出现肾上腺素能受体向上调节,而引起反跳现象,表现敏感性增高。 2. 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受体的调节又可分为同种调节(homospecific regulation)和异种调节(beterospecific regulation) (1)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称同种调节。如β肾上腺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胰岛素受体、生长激素受体、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受体,黄体生成素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等肽类配体的受体都存在同种调节。 (2)异种调节: 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称异种调节。 如β肾上腺素受体可被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所调节;α肾上腺素受体可被氨甲酰胆碱调节; 受体激动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 2.细胞内受体信号转导 3.配体调节的跨膜酶的信号转导 4.配体和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信号转导 5.第二信使 环磷酸腺苷(cAMP) 钙和磷酸肌醇 环磷酸鸟苷(cGMP) 磷酸化 第三节 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有一些药物不是通过与功能性细胞成分或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渗透压作用。如静注甘露醇脱水作用。 2. 脂溶性作用。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3. 影响pH.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4. 结合作用。如二巯丙醇络合汞、砷等金属离子而解毒。 5. 其他作用。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 第四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的专一性,后者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这就是药物的构效关系。 1.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能与同一酶或受体结合,产生激动或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相似或相反,在一定结构改变范围内有规律性可循。 2. 药物的结构式相同,但光学活性不同而成为光学异构体,它们的药理作用不完全相同。也可发生质的变化:如奎宁为左旋体有抗疟作用,右旋体奎尼丁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左旋体的氯霉素有抗菌作用,而右旋体无抗菌作用。 3.侧链可影响药物作用(强弱、快慢、久暂等) 二?? 药物的量效关系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一)激动剂与拮抗剂 1.激动剂 激动剂(agonist)也成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Emax。 3.反向激动剂 与激动剂一样结合到相同受体,逆转受体的固有活性,显示与受体激动剂相反的药理作用(生理效应)。这类配体称做反向激动剂(inverse agonist)。 拮抗剂(antagonist) 竞争性拮抗剂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与激动剂合用时的效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在测定激动剂A的累积浓度效应曲线,见图2-3。当[B]增加时,可使A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