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俗称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一个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16世纪传入我国。由于结球甘蓝的适应性及抗逆性强,稳产,耐贮运,若采用分期栽培结合贮藏加工,容易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所以,我国的结球甘蓝栽培发展很快,已遍及全国各地。结球甘蓝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蔬菜的周年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对结球甘蓝的育种研究很重视,在50年代就开展了结球甘蓝的杂优利用研究。江苏省农科院、旅大市农科所、西安市农科所等单位先后报道结球甘蓝品种间杂种一代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上海市农科院在60年代初于黑叶小平头上获得了103和105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材料。1973年,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合作,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结球甘蓝F1品种--京丰一号,并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进行杂种利用的同时,各科研单位对结球甘蓝的经济性状及其遗传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开展了制种技术的研究。70年代末,我国甘蓝的杂优利用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北京、上海、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湖北以及浙江等省、市、自治区的蔬菜科研及教学单位先后选育出100多个类型的自交不亲和系材料,育成了一大批优良的F1品种,如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和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合作育成的京丰一号、报春、园春、庆丰、双金、秋丰等早、中、晚熟配套的甘蓝杂种一代,上海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抗病、耐热的夏光甘蓝,陕西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秦菜1号、秦菜2号甘蓝。这些F1品种整齐度好,较普通地方品种增产20%~30%,所以逐渐取代了生产上使用的地方品种。据1985年底不完全统计,我国甘蓝的杂种一代品种覆盖面积已达到栽培面积的85%。
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把抗病育种工作提到日程上来。1983年,甘蓝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被列入六五国家攻关项目。对育种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选育的新品种除了需丰产、优质以外,要求抗1~2种病害。我国主要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来筛选抗源材料,并利用其来配制新组合,育成了一批抗病、优质、丰产的新品种。据统计,在80年代,我国新育成各类型的结球甘蓝新品种共27个。由于这些新品种在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原有同类品种,很快得以推广应用。据1990年底的不完全统计,这些品种已累计推广应用九千多万亩,有些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如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的春丰甘蓝、上海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争春甘蓝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越冬栽培的春甘蓝主栽品种,取代了鸡心、牛心等尖头型甘蓝品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中甘11号8398占我国北方早熟春甘蓝种植面积的80%~95%。这一时期,在进行品种选育同时,对结球甘蓝的遗传生理,育种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栽培技术也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到了90年代,我国结球甘蓝育种的研究在各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1 新品种选育
在八五期间,我国新选育的不同类型的春秋甘蓝新品种十多个,其中国家八五甘蓝育种攻关组选育出新品种及新组合9个:春甘蓝新品种春雷、8398,新组合延春、8505、922026,秋甘蓝新品种西园6号、东农609,新组合8718、8514。春雷和8398都属圆头型品种,抗干烧心病,不易先期抽薹,叶质脆嫩,不易裂球,较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春雷适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露地越冬栽培,也适于黄河以北地区春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8398适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春季种植或保护地种植,两品种均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东农609是国内首次育成的可抗三种病害(黑腐病、TuMV、CMV)、丰产、优质的中晚熟秋甘蓝。西园6号是国内首次育成的耐根肿病的品种,它比原来品种抗性更强,适应性好,在几年时间内就推广应用了150万亩,将逐渐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
2 育种技术研究
方智远等对甘蓝自交不亲和基因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治田辰夫遗传分类可作为分析甘蓝不亲和基因型的一种依据,但对制种的不亲和性标准和遗传分析时的标准是否统一提出质疑。方智远、鲁玉妙等分别对良种繁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工作中有了突破性进展,选出了几份不育株率达100%的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大连市农科所育成亮叶甘蓝自交系,刘玉梅等发现了一隐性基因控制的白花甘蓝材料。沈思宁、李成琼、秦智伟等分别对不同甘蓝自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心柱、帮叶比、开展度等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认为维生素C等主要品质性状都存在细胞质效应。进一步探讨了叶球纵径、横径及紧实度等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认为叶球纵径、横径、紧实度对叶球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大,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