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
跃龙旅游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简介 Abstract: It is the tren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integrate highway construc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 a scenic highway combining ecology, greening, and culture together. Starting from the guiding idea and principle of highway landscape and greening desig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greening design of Yuelong tourism highway. Key words: tourist road;landscape;green;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41-02 1 项目概况 跃龙旅游公路路线起点位于漾濞县跃进,接国道G320线K3219+200处。由路线起点向北通过国道G320线与大理州漾濞县、大理市连接;向南经国道G320线与大理州永平县、保山市相连;向东经跃进互通上大保高速公路进入国道主干线网,东至大理、楚雄、昆明,西达边境瑞丽口岸。路线止点位于云龙县,接省道S227线老路上。由路线止点向北经省道S227线可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全长约113公里。 本项目所经的漾濞、永平、云龙三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族风情独特浓郁,景色秀美迷人。漾濞彝族自治县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永平县古时是博南古道的咽喉,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云龙曾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山川雄奇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千年白族村”诺邓名声远播。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整合大理州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跃龙旅游公路的景观及绿化设计是公路建设中突出的重点。 2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体现跃龙旅游公路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景观及绿化设计在体现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创造出自然和谐、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突出当地生态环境效应。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的自然变化,加以补充和点缀,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不同路段上的景观体现出各自的特色。突出景观的通视性和导向性。要求沿路景观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合理协调,使司乘人员行驶安全舒适。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突出景观的统一与变化。沿途景观整体特色应在体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俗”的前提下,结合周围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特点,随之变化而变化,使司机在行车途中感受到沿途景观富有节律感、多变性,产生愉悦的心理,达到消除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突出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沿线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风景,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 3 基本原则 以“自然、创新、美观、环保”作为基本设计原则。因地就势为前提。充分把握道路周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因地就势,在设计中利用借景等手法,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风格鲜明为特点。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植物选择遵循“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并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情结,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变化丰富的自然地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美学理论为指导。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满足景观的整体协调与和谐。环境保护为基础。应当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强调对原有植被、水域的保护与利用减少对周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提升公路形象。 4 自然景观分段 在设计中,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全线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等多种条件后,将全线分为三个景观段进行设计。 4.1 第一景观段:K0+000~K64+000(高山峡谷景观段) 该段地处滇西北高山峡谷地貌区边缘,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境内山峦叠嶂,山川河流交错,山高谷深的深切地貌形成了该景区以雄、奇、险、幽为特点的风景景观。加上当地深厚的彝族风俗文化人文景观,把该段的设计以打造高山峡谷自然景观为主同时融入当地彝族人文元素。 景观重点考虑民族文化的展现、峡谷风光的凸显,起点景观的形象。 4.2 第二景观段:K64+000~K86+208(乡村田园风光段) 该段地势比较平缓,地形地貌独特,高山、河、谷、坝子纵横交错,立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