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未名湖畔,燕园深处。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一片热望中启幕。 会议主题耐人寻味——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0多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何在?它将如何继续影响人类命运? 会议主办方更引人关注——中国,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邀集各国同道,主办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令国外学者深感兴趣的是:今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续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 发展成就是最好的邀请函。50余位外国著名学者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如约而至,与300多名中国学者一起,共赴这场近悦远来的思想盛宴。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既要直面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又将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 位于英国海格特公墓中的马克思墓地,是马克思主义者游历伦敦的必谒之所。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预言已被历史证实。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所揭示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认为,这是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基本前提。 真理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准则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讳言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带来的巨大冲击——随着镰刀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埋葬社会主义”的声浪喧哗腾起。 坚守者释放出砥柱中流的巨大力量。 最响亮的宣誓来自中国。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走在南巡路上:“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斩钉截铁的判断,来自对真理的彻底掌握与坚定信仰。 在世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也始终激流涌动。 1998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的靳辉明远赴巴黎,参加“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 “《共产党宣言》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会议组委会主任弗·拉扎尔夫人的致辞令人激动。 更具影响力的,是自1995年起持续举办六届、三年一届的法国“国际马克思大会”。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李其庆曾率队参加过其中四届大会,“每届都吸引数百人乃至上千人参加,媒体报道接连不断”。 如果说这些多是低潮中的坚守与探寻,那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则给了世人一个“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契机。 2011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明显提高,几乎和资本主义旗鼓相当;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等的左翼政党纷纷举起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放弃新自由主义,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响亮目标。加之马克思被票选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之首,《21世纪资本论》广受追捧,以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纷纷走进马克思主义……一个共识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并未终结,而是仍在发展。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激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向往?因为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基本矛盾的分析,今天看来依然准确。”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指出。 “马克思主义就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只要追求和目标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坚信,“它虽然会陷入低潮,但总被社会需求不断唤起,因此,也就始终有研究和遵循的价值。”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9月17日,“中国图书展销月”在美国华盛顿启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成为销售热点,目前全球发行量已突破530万册。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新情况下的运用和发展,是破解当今发展痼疾的有力武器。”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指出。 11天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的首次演讲,在20分钟15次掌声的热烈回应中落幕。冷静、自信、包容的态度,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世界眼中的中国,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毫无国际话语权的‘追随者’变为构造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这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胜利。”韩震如是总结。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认为,中国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