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北京有个太和殿,安徽有个太和县。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安徽省太和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是太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经久不衰的太和书画热现象得到世人的关注和承认。太和书画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和太和经济的关系,对太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太和书画大众化、多元化、普及化、网络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太和一大地方人文景观,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太和书画发展的主要特点 1、书画组织健全,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书画网络。 太和县城有县书画院、县书法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书画研究会、仁济书画院、民族书画社、司丰画院、老年书协、青年书协等,县辖31个乡镇,乡乡镇镇都成立了书画协会,东湖画院、经锄书院较有名气。国办的、集体办的、私人办的,合资办的等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书画协会、研讨机构并存,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参与面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书画活动丰富多样,书画展览异彩纷呈。 各级、各类书画组织常年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品位、不同档次的丰富多彩的书画展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跨县、跨市、跨省的书画联展、书画讲座频繁举行。太和与厦门、连云港、许昌、沈邱、鹿邑、宁国、寿县、常州、高唐、萧县、浦江等闽、苏、豫、皖、鲁、浙数省的县、市办联展,12年来举办大、中型的展览70多次,应邀来太和展览书画的城市达50多个,最多的一年举办15次展览。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主要是:1994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安徽省太和县书画艺术展》,这是太和书画艺术登上全国最高艺术殿堂、走出家门、走向全国的重要标志。首都16家国家级的新闻媒体盛赞此次书画展反映了太和人民的新追求。十多年来,我们举办了“珍惜土地奔小康千名农民书画展”、“金陵五家书画展”、“安徽四家书画展”、“农民书画精品展”、“太和书法精英作品展”、“第八届书法展”、“迎港归书画表演赛”、“当代百家扇面精品展”等,不但集体办,还有个人办。象赵凤池、陈子卿、杨彦斌、司丰、苗太林、王金泉、白鹤等个人书画作品展。2005年12月,为庆祝太和被命名书画之乡十周年,县政府与省文联共同举办了“大型书画展”及系列庆祝活动,2007年5月,为庆祝书画之乡12周年举办了“萧县、高唐、固始、浦江、太和书画联展”。10月,举办了《名城墨韵----福建长汀、江苏楚洲、安徽太和三地书画联展》。展览的档次越来越高、品位越来越新、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深远。 3、书画交流频繁,书画联谊强盛。 太和书画与外地书画相互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切磋、提高技艺。太和与江苏常州开展书画联谊活动,《中国书画报》报社“世纪之春”有奖征稿颁奖仪式在太和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精神高研班”来太和进行书画交流,著名书画家罗丹、柳倩、刘炳森、佟韦、李铎、李百忍、刘大为、娄师白、刘艺、黄养辉、申万胜、张海、李宝林、龙瑞、苗重安、王涛、刘夜烽、郭公达、朱松发、鲍加、陶天月等都亲临太和讲学并留下墨宝。太和至今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书画家。 4、书画藏品丰盛,书画收藏之风渐成。 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县内的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不计其数。仅县城内收藏当代名人名家作品百幅以上者至少有500家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太和都能看到。收藏爱好者自发成立了“太和收藏家协会”,不定期的举办“太和民间收藏精品展”,出版《太和收藏》报刊相互交流信息,并经常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展览。 5、书画普及,学书作画者众。 随着太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昔日被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天太和普通群众的爱好和追求。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求字索画当旁观者,染指丹青,涉足书画成为一大嗜好。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是高楼华屋的大雅之堂,还是竹篱茅舍的陋室;无论是文人雅士的居所还是普通民众的家庭,几乎都悬挂中堂、条幅等字画。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参与到书画队伍之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目前全县已形成有全国书协、美协会员16人,省书协、美协会员52人,县书协、美协会员300多人,乡镇书画协会2700多人的一支庞大的、生机勃勃的书画队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称赞太和书画是“大众书画、盛世奇观”。 二、太和书画与太和经济的相互作用 以书画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促发展。书画繁荣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再反作用于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地处皖西北边陲的太和县,面积1826平方公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