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模范提名奖胡文传:坏爸爸 好爸爸? 我是安徽省合肥市岗集镇一位平凡的农民,我叫胡文传,我曾经有过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2002年6月8号,在一次儿童溺水事故中,我救出4名落水儿童,却没有救出自己心爱的儿子。 2007年,当我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小女儿,因先天性心脏病离开了人世。我毅然做出决定,将小女儿的眼角膜捐给两个重症眼疾患者,使他们重见了光明。 道德空间的自我和他人。请大家就这个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无关对错 自私与利他 自私的原因: 本能需要、人在生理上是个体。 利他的原因: 1)母性动机; 2)血缘亲情; 3)利益共同体; 4)爱、义气; 5)社会教化; 6)感恩、报偿(直接或间接)。 关于“无私” 1、自私与利他都是存在的。 2、“无私”? 讨论:“君子国”的问题。 1)假如所有人都无私,谁将是利益的承受者?“奉献”的价值何在? 2)不可能无私,关键在“私”的范围——小私还是大私,小我还是大我。 3)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上,自私导致或加剧利益冲突,因此被赋予道德属性,进行道德评价。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利他行为弱化与社会道德心理 小悦悦事件 1960年代美国的凯蒂·吉诺维丝案件 (Kitty Genovese,即1964年发生在纽约某街区的谋杀案,在凌晨至少有38位邻居听到或看到,但无一人相助或报警 旁观者效应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bysdander effect)其本质上反映出来的是人在别人需要救助或求助时的一种无责任性的冷漠。冷漠是一种人与人间感情冷淡、缺乏温情所引起的“低社会行为”(under-social behavior)或“非社会行为”。 旁观者效应导致责任分散 对助人行为表现“逆反心理” 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印制一种特殊的名片,上面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重承诺”:义务为老年人、残疾人及儿童理发;为双职工家庭代交水电费、电话费等费用,替人买米面等日常生活琐事;义务维修电灯开关、水龙头及缝补衣服等物品。但却有人认为其是骗子,受到围观,有的说“把他送到派出所吧”。 小悦悦事件中的陈贤妹 一些归因 是否是“道德滑坡”、“道德沦丧”? 是否是“社会风气不好”? 人性与社会伦理规范 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恻稳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加上“信”,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 人性与社会伦理规范 性恶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荀子?非相》)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性之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性与社会伦理规范 性无善恶论 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大理石说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法国哲学家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人的一切品性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因此教育是万能的。 广东《新三字经》:人之初,如玉璞。 人性与社会伦理规范 亦善亦恶论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论,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根源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而“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贪,自私;仁,利他。) 宋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英国哲学家休谟:“仁慈的确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多么的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凶残,蛇的歹毒,总还有鸽子的善良。” 中国人人性的道德话题 历史学家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对权势的崇拜狂 2)自私、不合作、窝里斗 3)淡漠、冷酷、残忍 4)文字欺诈 5)对僵死的迷恋和肤浅虚骄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总结出历史上较公认的观点十种: 1)自私自利 2)勤俭 3)爱讲礼貌 4)和平文弱 5)知足自得 6)守旧 7)马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tf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1.1生活 观察(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苏科版2024).pptx VIP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治-极经典.ppt VIP
- 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优秀病例汇报大赛课件(手工精品图文).pptx VIP
- 掼蛋教学课件.ppt VIP
- 太阁立志传5资料集.doc VIP
- 七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二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美容礼仪与人际沟通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