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同样的铁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 传 工 作 第8期 兰州铁路局党委宣传部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不同的时代 同样的“铁人” ──兰铁装搬中心柳沟战略装车点见闻 局党委宣传部 2010年12月23日,冬至第2天,柳沟战略装车点“开战”。这个离王进喜家乡玉门赤金镇120多公里的地方,一群铁路装搬职工操纵着装载机,发扬着“铁人”精神挑战极限,和严寒战、与狂风斗,让一列列煤炭满载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奔向省内各大电厂,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到2011年3月20日,88天里共计装电煤13165辆、85.6万吨,人均日装电煤8.3辆、540吨,人均实现装卸收入17.3万元,创造了全局装卸史上的新纪录。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柳沟距离被称作“世界风库”的瓜州70公里。当地气象部门资料显示,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平均气温-20度、最低气温-30度,平均风力5级,最大风力9级。 2010年11月1日,金轮装搬中心接到柳沟战略装车点准备作业的通知,从各作业所抽调高素质的13名职工、6名劳务工司机,在中心和作业所干部带领下,17天后来到柳沟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车站旁边的戈壁滩上,大家用了四个小时搭起的三顶帐篷,四面漏风,当夜就被掀了顶;帐篷里刚和好的面,一会儿就冻成了硬疙瘩;地上有点水就结成冰,铁皮水桶要紧挨着火炉才行;天气最冷时,手机竟然因为户外气温太低而自动关机…… 汽车运来的装载机,大中午到了这里还打不着火、卸不下去。大家在车旁搭起土台子,一点一点挪下来,将油路管子卸开,用开水烫、用嘴吹,清理出-10号柴油,再用手压油泵打上-35号柴油,总算是发动了起来,已经到了后半夜…… 公路上运来的袋装干粉剂、盐和发电机、钢轨等大量抑尘喷洒设备,都需要用人力搬下来换车,再绕到四五公里以外的作业点。在一次的夜间搬运,茫茫戈壁上起了大风雪,迷了路的他们竟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冤枉路…… 当地水质不能饮用,炉子上的两个水壶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喝的、哪个是用的,目前还没有洗澡条件……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决不能影响筹备工作进度! 一要住下来。装搬中心班子成员多次协调,兄弟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兰州电务段陆续腾出2间楼房当调度室、嘉峪关工务段先后腾出4间砖房当料库和抑尘剂操作间、华澳公司两次腾出4间彩钢平板房当宿舍和厨房。最初的时候,派班员同在一间房里工作和休息,都是困到了极点,才倒在床上打个盹,因为出出进进的脚步声和电话、报话机的声音让人根本无法真正休息。 二要能吃饱。中心专门配发了整套厨具,作业所先是每周要从200公里以外的嘉峪关购买米面油、蔬菜和肉类用汽车送;再发展到大家轮流从瓜州买,直到现在的联系疏勒河固定商贩送火车,让通勤职工带。作业所干部每周轮换蹲点,任务之一就是帮厨,特别是在节日期间,两名干部在现场,一人盯安全生产,一人帮厨改善伙食。但由于气候太恶劣、厨房条件太差,尤其是吃饭时间不固定而增加劳动强度,从筹备到现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雇来的炊事员已经换了三个。 三要有水喝。作业所最初从嘉峪关用汽车送来饮用水,现在是从80公里以外的桥湾花三块钱买一吨,用汽车拉回来。遇到下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大家更是要计划着用水,真正体会到了“滴水贵如油”的感觉。 机器可以“趴窝”,人绝不能趴下 2010年12月23日开始装车作业,一条作业线,平均每昼夜装车3列、每列43辆、每辆70吨。从2011年2月19日起,两条作业线同时装车,平均每昼夜装车5-6列,每名装载司机一昼夜只能休息7、8个小时,日人均装车10辆、700吨,需要操纵3米左右宽的铲斗上下舞动最少220次,回到宿舍常常是顾不上吃饭,倒头就睡。 从各作业所抽调质量和性能最好的装载机,来到这里就因为环境温度太低、风沙和粉尘太大,经常“趴窝”。他们硬是总结了一套办法来对付设备的“罢工”:装载机蓄电池里的电解液冻了,发动不着,就用交流发电机接上线,通电打火;无论是白天黑夜,装载机熄火一个小时后,就赶紧发动起来,运转到机身发热,再让它休息。不然的话,就要卸开油管用开水烫、用嘴吹,再用手压油泵换油;现有的14台装载机,每天都要轮流2台强制进行全方位保养。 电子秤、空气过滤器、散热器等部件因为工作环境太脏,经常出现故障,逼着装载司机练就了迅速判断、快速拆卸、熟练清洗的修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从保养车上拆用配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两名年轻的修理工,不但每天要对2台装载机进行保养,还要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迅速处理作业过程中的机器故障。寒风刺骨的深夜,他俩经常钻到车下,躺在10公分厚的煤粉上,握着冰冷的铁质工具拆拆装装,却总是“头上冒着汗,身上透心凉,手指冻得不听使唤”。 2011年1月2日那天,瞬间风力达到8-9级。16:00左右到达一列空车,作业所两名蹲点干部、作业队长和所有作业人员都来到作业场,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