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与纵隔

肺 与 纵 隔 目 录 检查方法 正常胸部X线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X线表现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检查方法 目录: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X线检查 胸透: 优点:a简便易行b价格低c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初步诊断d可采用多种体位观察与肋骨或肺门重叠的病变,还可动态观察。 缺点:荧光屏对病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均不如胸片。患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大于胸片。 X线检查 胸部摄影:后前位(正位)、侧位 胸片是x线诊断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检查方法 胸部体层摄影: 体层摄影曝光时X线管与片匣运动方式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可以显示肺内空洞。肿块及气管情况。自CT应用后体层摄影很少开展。 支气管造影:用于支气管扩张需手术治疗者 ,目前高分辨率CT薄扫已能诊断。 CT检查 CT密度分辨率高,对细小病灶及浅淡病变显示清楚。 CT定位后直接扫描,图像为横断面,可三维重建。 MRI检查 MRI检查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又有流空效应特点,因此对肿瘤和心脏大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正常胸部X线表现 目录: 胸廓 肺 纵隔 横膈 胸廓 胸壁软组织: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乳房及乳头影; 骨骼:肋骨 胸椎 胸骨 肩胛骨 锁骨 胸膜:正常胸片胸膜仅见于第2肋骨下缘伴随影。肋膈角上方与侧胸壁平行线状致密影。 肺 肺野:分成上、中、下三野 内、中、外三带 肺门:正常肺门阴影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阴影构成,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比右侧高1-2cm。右下肺动脉干与右上肺静脉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正常成人右下肺动脉横行不超15mm.侧位两侧肺门大部分重叠,右肺门略偏高 肺纹理: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形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 肺 肺叶、肺段和肺小叶: 肺叶: 右肺叶分上、中、下三叶,右肺有斜裂 及水平裂。 左肺叶分上、下两叶,左肺只有斜裂。 侧位斜裂,起于胸四水平,向前下斜行 达膈前部距前肋膈角2-3Cm处。 肺 肺段: 右上肺: 尖段1 前段2 后段3 右中叶: 外段4 内段5 右下叶: 背段6 内基底段7 前基底段8 外基底段9 后基底段10 左上叶: 尖后段1+2 前段3 左舌段: 上段4 下段5 左下叶: 背段6 内前基底段7+8 外基底段9 后基底段10 肺 肺小叶: 最小肺组织单位,直径1-2.5cm,呈多角形 小叶→3-5支终末细支气管→3-5腺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 气管、支气管 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长11-13cm,宽1.5-2cm,在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气管,气管分支的角度60度-100度,气管中轴延长线与左侧支气管夹角40度-60度,右侧20度-40度。 支气管分支的名称与肺段一致 纵隔 纵隔位于两肺中间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脏、大血管、心包、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结、胸腺、神经和其他血管。 纵隔 纵隔分区(六分法) 胸骨角——胸四椎体下缘连线为上下纵隔 分界 前纵隔:胸骨后——心脏、升主动脉、气 管之前,呈较透亮的倒置狭长三 角形 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 门 后纵隔: 食管前缘为中后纵隔的分界 横膈 横膈是胸与腹部之间的扁平的膜状肌,由中心的腱性部和周围的肌性部组成。呈凸面向胸腔侧的穹隆状。 横膈上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胸片上膈肌位于第6肋骨前端或第10肋骨后端水平,右高于左1-2cm 膈肌平静呼吸时运动幅度约为1-2.5cm,深呼吸时3-6cm 呼吸系统基本X线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 胸部疾病可表现为不同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及数目的异常影像学表现。这些异常影像学表现是胸部病变的大体病理改变在影像学上的反映。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出现不同的异常影像学表现,不同病变又可发生相同或类似的异常影像学表现。认识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 呼吸系统基本X线表现 肺部病变 胸膜病变 纵隔病变 肺部病变 支气管阻塞 肺实变 空洞与空泡 结节与肿块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 钙化 肺部病变: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阻塞由腔内阻塞或外在性压迫所致。 腔内阻塞:异物、肿瘤、炎性狭窄、分泌物淤积、水肿、痰,血块等。 外压性阻塞:邻近肿瘤、肿大淋巴结。 阻塞的病因、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阻塞性改变。 肺部病变:支气管阻塞 阻塞性肺气肿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